武昌種柳是什么意思
【典源】《世說新語·政事》“陶公性檢厲”條注引 《晉陽秋》 曰:“ (陶侃)性纖密好問,……嘗課營種柳,都尉夏施盜拔武昌郡西門所種。侃后自出,駐車施門,問:‘此是武昌西門柳,何以盜之?’施惶怖首伏。”《晉書·陶侃傳》亦載。
【今譯】 晉代陶侃生性細密,遇事好追問。他任武昌太守時,曾督令各軍營種植柳樹。都尉夏施把種在武昌郡西門的柳樹偷移到自己軍營門前,陶侃外出時發現了,在夏施菅門前停車,質問夏:“這本是種在武昌西門的柳樹,你為何偷移在此?”夏施驚恐萬分,俯首認錯。
【釋義】 后以此典詠柳。
【典形】絲條拂武昌、陶公柳、武昌柳、武昌識新種、武昌見移。
【示例】
〔絲條拂武昌〕 唐·張鷟《游仙窟》:“青青岸柳,絲條拂于武昌; 赫赫山楊,箭干稠于董澤。”
〔陶公柳〕 宋·蘇軾《游武昌寒溪西山寺》:“空傳孫郎石,無復陶公柳。”
〔武昌柳〕 唐·李商隱《病中聞河東公樂營置酒》:“緣憂武昌柳,遂憶洛陽花。”
〔武昌識新種〕 南朝陳·陳叔寶《折楊柳》:“武昌識新種,官渡有殘生。”
〔武昌見移〕 北周·庾信《楊柳歌》:“武昌城下誰見移,官渡營前那可知。”
上一篇:樗散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殷浩書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