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材晉用是什么意思
【典源】《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聲子通使于晉,還如楚。令尹子木與之語,問晉故焉。且曰:‘晉大夫與楚孰賢?’對曰:‘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今譯】 春秋時,聲子出使晉國,回到楚國后,令尹子木向他了解晉國的情況,聲子說,雖晉卿不如楚卿,而晉大夫卻比楚大夫強,皆有公卿之才。楚臣在楚國不受重用,卻在晉國發揮才干,正像杞梓 (木材) 、皮革,都是從楚地運去的一樣。楚國有材,而晉國在使用。
【釋義】 后以此典指人才外流,為別國、別地所用。
【典形】 楚材、楚材晉用、晉用、杞梓、收杞梓。
【示例】
〔楚材〕 唐·杜甫《毒熱寄簡崔評事》:“楚材擇杞梓,漢苑歸驊騮。”
〔楚材晉用〕 北周·庾信《周大將軍蕭公墓志銘》:“周朝以楚材晉用,不停于平章; 趙璧秦求,無論于羈遠。”
〔晉月〕元·耶律楚材《和張敏之鳴鳳曲韻》:“有材希晉用,失志欲劉依。”
〔杞梓〕 唐·楊炯《大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七年可識,抱杞梓而呈才。”
〔收杞梓〕 宋·蘇軾《蔡景繁官舍小閣》:“文昌新構滿鹓鸞,都邑正喧收杞梓。”
上一篇:楚弓楚得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楯鼻磨墨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