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戰(zhàn)是什么意思
〖典源〗《尚書·武成》:“戊午,師逾孟津。癸亥,陳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黎明時),受率其旅若林,會于牧野。罔有敵于我?guī)煛G巴降垢辏ビ诤笠员薄Q髌?chǔ,棒槌)。”◇事亦見于《史記·周本紀》。“倒戈”作“倒兵”。
〖釋義〗周武王討伐殷紂王,會戰(zhàn)于牧野,紂軍的前哨倒戈,紂軍血流成河,甚至使地上的棒槌都漂了起來。后遂用“血流漂杵、漂杵、流杵”等指戰(zhàn)爭中大量殺傷,或形容流血之多。
【血流漂杵】賈誼《新書·益壤》:“炎帝無道,黃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漂杵】沈約《大壯舞歌》:“闕鞏之甲,彭濮之人,或貔或武,漂杵浮輪。”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豈復以擒將威敵,漂杵溺驂,為功于一時,示武于千載。”李俊民《調(diào)祁定之》詩:“浮世幾場漂杵血,流年一局爛柯棋。”
【流杵】《孟子·盡心下》:“仁人無敵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上一篇:燕昭市駿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特洛伊木馬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