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是什么意思
〖典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曹操)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釋義〗魏軍口渴而不能行走,曹操詭稱前有梅林,使士兵想到梅酸,口齒生津,暫緩干渴,得以前行。后遂用“望梅止渴、說梅止渴、渴望梅、梅林止渴”等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望梅止渴】湯顯祖《牡丹亭》第二六出:“小生待畫餅充饑,小姐似望梅止渴。”施耐庵《水滸傳》第五一回:“白秀英道:‘官人今日眼見一文也無,提甚三五兩銀子? 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畫餅充饑。’”
【說梅止渴】李清照《打馬賦》:“說梅止渴,稍蘇奔競之心;畫餅充饑,少謝騰驤之志。”
【渴望梅】羅隱《丁亥歲作》詩:“病想醫門渴望梅,十年心地反成灰。”辛棄疾《沁園春·和吳子似縣尉》詞:“搔首踟躕,愛而不見,要得詩來渴望梅。”
【梅林止渴】庾信《出自薊北門行》:“梅林能止渴,復姓可防兵。”
上一篇:望夫石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朝三暮四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