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桑居畏壘是什么意思
【典源】《莊子·庚桑楚》:“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壘之山,其臣之畫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遠之; 擁腫之與居,鞅掌之為使。居三年,畏壘大壤 (穰)。”
【今譯】 老聃的弟子,有位名叫庚桑楚的,獨得老聃之道,去北邊居住在畏壘之山。他的從人中有顯弄聰明的即被辭去,他的侍妾中有矜持仁義的即被疏遠; 他與純樸的居住在一起,任使勤懇勞苦的。過了三年,畏壘地方大獲豐收。
【釋義】 后以此典指隱者絕圣棄智,安心隱居; 或用以指隱者所居之地。
【典形】 庚桑壘、庚桑畏壘、居山庚桑楚、畏壘、庚桑老畏壘、田叟庚桑。
【示例】
〔庚桑壘〕 清·程先貞《哭沈無謀》:“客祀庚桑壘,吾關泄柳門。”
〔庚桑畏壘〕 唐·盧照鄰《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可謂庚桑畏壘,致大壤以匡時; 范相鴟夷,行計然而濟俗。”〔居山庚桑楚〕 宋·辛棄疾《鷓鴣天·睡起即事》:“居山一似庚桑楚,種樹真成郭橐駝。”
〔畏壘〕 宋·范成大。《藻侄比課五言詩已有意趣》之一:“畏壘吾安土,支離飽太倉。”
上一篇:廣袖高髻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廷尉當是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