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牛喘月是什么意思
〖典源〗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于日,見月,怖而喘焉。”◇晉裴啟《語林》:“滿奮字武秋,體羸,惡風。侍坐晉武帝,屢顧看云母幌。武帝笑之。或云:‘北窗琉璃屏風,實密似疏。’奮有難色。答曰:‘臣為吳牛,見月而喘。’或曰是吳質侍魏明帝坐。”《世說新語·言語》亦載此。
〖釋義〗吳牛苦于暑熱,以致見到月亮也疑心是酷日而喘吁。后遂用“吳牛喘月、喘吳牛、吳牛喘、喘月”等形容炎暑酷熱,或比喻遇到類似的事物因疑心而膽怯、害怕;“喘月”亦用作寫牛的典故。
【吳牛喘月】李白《丁都護歌》:“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喘吳牛】陳師道《秋懷》詩之一:“未免困河魚,寧如喘吳牛。”
【吳牛喘】元稹《酬盧秘書》詩:“夜伴吳牛喘,春驚朔雁回。”
【喘月】李嶠《牛》詩:“在吳頻喘月,奔夢屢驚風。”黃庭堅《次韻徐文將至國門見寄二首》之一:“便欲掃床懸麈尾,正愁喘月似燈光。”
上一篇:吳宮教陣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周處除三害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