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螟巢蚊睫是什么意思
【典源】《晏子春秋》外篇第八:“公曰:‘天下有極細乎?’晏子對曰:‘有。東海有蟲,巢于蟁(wen)睫,再乳再飛,而蟁不為驚。臣嬰不知其名,而東海漁者命曰焦冥。’”《列子·湯問》:“江浦之間生么蟲,其名曰焦螟,群飛而集于蚊睫,弗相觸也。棲宿去來,蚊弗覺也?!?/p>
【今譯】 傳說江海之中有種極小的飛蟲,名叫焦螟。它在蚊子的睫毛上做窩,在那繁殖飛翔,而蚊子卻一點感覺不出來。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極細小的事物。
【典形】 鷦巢蚊睫、焦螟、蚊睫、蚊睫螟、蚊睫宿。
【示例】
〔鷦巢蚊睫〕 北周·庾信《趙國公集序》:“論其壯也,則鵬起半天; 語其細也,則鷦巢蚊睫。”
〔焦螟〕 宋·王安石《真人》:“嘻予豈不知,黃帝覺焦螟?!?/p>
〔蚊睫〕 唐·盧照鄰《相樂夫人檀龕贊》:“青蓮皓月,爭華蚊睫之端?!?/p>
〔蚊睫螟〕 宋·梅堯臣《次韻笑黃介夫》:“三軍用貔虎,不較蚊睫螟。”
上一篇:焚書坑儒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熊丸助讀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