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姬蕩舟是什么意思
【典源】《左傳·僖公三年》:“齊侯與蔡姬乘舟于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之絕也。蔡人嫁之。”
【今譯】 春秋時齊侯與其夫人蔡姬乘船在宮苑池中游玩,蔡姬故意搖晃船。齊侯害怕變了顏色,制止蔡姬,但蔡姬不聽。齊侯發怒,將蔡姬打發回蔡國,但并未徹底斷絕。蔡人又將她嫁出去了。
【釋義】 后以此典指妃妾輕浮而有過受責。
【典形】 蕩舟、蕩舟狂、妖姬蕩舟、搖舟咎。
【示例】
〔蕩舟〕 宋·劉筠《無題》:“蕩舟殊不禁,奔月可能防。”
〔蕩舟狂〕 宋·劉筠 《宣曲二十二韻》:“方資裂繒笑,可要蕩舟狂。”
〔妖姬蕩舟〕 南朝梁·何遜《春夕早泊》:“孌童泣垂釣,妖姬哭蕩舟。”
〔搖舟咎〕 南朝梁·蕭綱《妾薄命篇》:“本異搖舟咎,何關竊席疑。”
上一篇:藍田種玉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薪盡火傳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