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依劉是什么意思
《三國志·王粲傳》:王粲(177—217),字仲宣,三國時魏國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漢末文學家,博學多識,文思敏捷,著有《王侍中集》。所著《七哀詩》、《登樓賦》等頗有名,為“建安七子”之一。年輕時,曾去謁見著名學者蔡邕,蔡邕十分看重他,倒屣(xi鞋子)相迎。漢獻帝初年,征召他為黃門侍郎,因當時西京政局不穩,王粲未就任,而去依附了荊州刺史劉表15年。王粲相貌丑陋,身材弱小,又不拘小節,劉表以貌取人,對他不甚重用。后王粲歸附曹操,深得曹操器重,任丞相掾,累官至侍中。
引用義:比喻投靠、依附有權勢地位的人。[例]他深悔自己看錯了人,走錯了門,不免有王粲依劉之憾。
上一篇:王祥臥冰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珀涅羅珀的織物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