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文王施禮樂,見桀紂動干戈是什么意思
《史記·周本紀》:周文王,姓姬名昌,殷代時的諸侯,居于岐山之下,受到諸侯的擁護,曾被商紂王囚于羑里,后獲釋,為西方諸侯之長,稱西伯。其子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謚其父為文王。相傳文王好仁義、講禮樂,備受孔子崇敬。《史記·夏本紀》、《史記·殷本紀》:夏桀為夏朝的最后一位君王,十分暴虐,為商部落的首領湯所消滅。商紂王,名辛,為商代的最后一位君王,好動干戈,亦極暴虐,為周武王所消滅。
引用義:針對不同對象,采取不同做法,以投其所好。[例]你可不能胡來,得看清對象,遇文王施禮樂,見桀紂動干戈。
上一篇: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邯鄲學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