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女惑周是什么意思
【典源】 《史記·周本紀》:“褒姒(si) 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 (悅) 之,為數舉烽火。其后不信,諸侯益亦不至。……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p>
【今譯】周幽王寵愛褒姒,褒姒不愛笑,幽王想盡辦法讓她笑,可褒姒仍然不笑。幽王原來準備有烽燧和大鼓,有外敵入侵就舉烽火報警。這次舉烽火,諸侯都起兵來救援,來到卻沒有敵寇,褒姒見諸侯混亂的樣子大笑。幽王很高興,于是幾次舉烽火。這樣失信于諸侯,他們再也不來上當了。后來西方外族犬戎攻打幽王,幽王舉烽火召諸侯來救,但誰也不來。犬戎在驪山下將幽王殺死,將褒姒虜走,并把周的財寶也搶走了。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女色惑亂亡國。
【典形】 褒女惑周、褒女笑、烽火戲諸侯、舉烽、舉火取笑、偽烽、周惑褒姒、周褒、周為褒喪。
【示例】
〔褒女惑周〕 唐·李白《雪讒詩贈友人》:“妲己滅紂,褒女惑周。天維蕩覆,職此之由。”
〔褒女笑〕 唐·李商隱《華清宮》:“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暫蒙塵。”
〔烽火戲諸侯〕 元·鄭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俺不曾創蓋摘星樓,又不曾烽火戲諸侯。”
〔舉烽〕 宋·蘇軾《驪山三絕句》之二:“幾變雕墻幾變灰,舉烽指鹿事悠哉?!?/p>
〔舉火取笑〕 元· 白樸《梧桐雨》:“須不似周褒姒舉火取笑,紂妲己敲脛覷人?!?/p>
〔偽烽〕 晉·潘岳《西征賦》:“舉偽烽以沮眾,淫嬖褒以縱慝?!?/p>
〔周惑褒姒〕 宋·汪元量《余將南歸燕趙》:“周惑褒姒烽火起,紂惑妲己賢人死?!?
上一篇:蝗不入境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西窗剪燭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