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頑老子是什么意思
【典源】《新五代史·馮道傳》:“契丹滅晉,(馮) 道又事契丹,朝耶律德光于京師。德光責道事晉無狀,道不能對。又問曰:‘何以來朝?’對曰:‘無城無兵,安敢不來。’德光誚之曰:‘爾是何等老子?’對曰:‘無才無德癡頑老子。’德光喜,以道為太傅。”“當是時,天下大亂,戎夷交侵,生民之命,急于倒懸,道方自號‘長樂老’,著書數百言,陳己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階勛官爵以為榮。”
【今譯】 五代時,契丹滅后晉,后晉宰相馮道又改事契丹,去朝見耶律德光。德光問馮道:“你是個什么老家伙?”馮道回答:“我是無才無德的癡頑老子。”因而被任為太傅。當時天下大亂,外族入侵,百姓流離失所,而馮道自稱長樂老,著書列出自己歷事后唐、后晉、契丹、后漢、后周五朝所得的封爵和官名以為榮。馮死后追謚瀛王。
【釋義】 后以此典稱缺少廉恥、氣節的官僚。
【典形】 長樂老、癡頑老、老子癡頑、無才無德、瀛王長樂、癡鈍馮道、嘉名伴爾癡。
【示例】
〔長樂老〕 清·孔尚任《桃花扇》:“借手殺仇長樂老,脅肩媚貴半閑堂。”
〔癡頑老〕 宋·陸游《醉歌》:“無材無德癡頑老,爾來對客惟稱好。”
〔老子癡頑〕 宋·陸游《遣興》:“老子癡頑慣轉蓬,殘年懶復問窮通。”
〔無才無德〕 金·元好問《乙卯端四月感懷》:“好個舊家長樂老,無才無德只癡頑。”
〔瀛王長樂〕 清·程先貞 《秋興》:“夷甫清談銜恨日,瀛王長樂沐恩年。”
上一篇:田家紫荊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登車攬轡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