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來說服別人
一代女皇武則天,在她還是唐太宗的才人時有這么一件事。太宗的寶馬獅子聰桀傲不馴,眾人都無計可施。這時候,武則天站出來說道:“我有三件法寶可制服它,一為鐵鞭,一為鐵錘,一為匕首。若不服就用鐵鞭鞭之,再不服,用鐵錘敲之頭,更不服,就用匕首斷其喉?!?/p>
在工作中,相當(dāng)多的管理者并不知道說服力的存在。為了讓手下行動起來,他們不自覺地向武則天學(xué)習(xí),嫻熟地使用著這樣一些武器:命令、批評、懲罰乃至恐嚇。只可惜,他是在現(xiàn)代職場中打拼,而不是在軍隊服役;他是一名普通管理者,而不是一個皇帝。對于這樣的管理者,雖然我們還沒有讀到他悲劇的結(jié)尾,但是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他悲劇的開頭。
當(dāng)然,一旦知道說服力的存在,就沒有人會延續(xù)那些錯誤做法,也沒有人不希望擁有說服力。那么,要擺脫說服力短缺、說服力缺陷,甚至沒有說服力的尷尬狀態(tài),管理者們該怎么辦才好呢?
在這里,我們就來說說,在職場中一個管理者該如何來說服大家去做一件事。
第一步 要有清醒的認識
想要說服他人,管理者首先要在認識上把握好下面三點:
①不能等靠要。
不能等待別人,依賴別人,要別人給你來解決說服力問題,就連依賴時間也不行。因為你可以等,工作不等你。
②不能野蠻說服。
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不講策略、不講方法、不問人心的野蠻說服,絕不是好的開端,而且即便當(dāng)下成功了,從長遠來看也會有極大的副作用。
③不同對象要區(qū)別對待。
對于上司和手下,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來說服。資深團隊成員和同僚,要比照上司來對待。
第二步 要先說服自己
想要說服別人請先說服自己。也就是說,你想要說服別人,讓別人認同你的意見,那么首先你要證明你自己的說法是正確的。
人都有盲目自信的一面。如果你對問題不認真地反復(fù)琢磨和推敲,單憑直覺就拿出一個似乎不錯的答案,那么我相信,被別人挑出一堆毛病那是大有可能的。畢竟,職場上的問題一般都不是具有1+1=2那樣的明確答案。所以,在去說服他人之前,很有必要靜下心來好好地說服一下自己。
通常,在說服自己的過程中,在考慮問題的過程中,你總會發(fā)現(xiàn)一些自己還不明確的地方,總會找到一些尚不完善的內(nèi)容。毫無疑問,經(jīng)過這樣的自我檢查過程之后,對于問題,你會看得更清楚,對于論據(jù),你會準備得更充分,對于決策你會做得更清晰、果斷。
經(jīng)過這一說服自己的過程后再去說服別人的話,不但會使自己更有信心,而且對方也會少了拒絕和推脫的余地,尤其是在對方也認同你的正確性的情形下。
第三步 要以說服手下為主
管理者的說服主要應(yīng)該面向團隊成員,要以說服手下為基本。不要老想著說服你的上司,或是一些局外人,因為歸根結(jié)底,事情都要由你的團隊來實現(xiàn),要是連他們都擺不平,就不要再提“說服”了。同時,這也不是柿子撿軟的捏,而是由于自己經(jīng)歷過同級位置甚至同一位置,既有切身體會又有情報優(yōu)勢。從這方面入手來說服既踏實又有效。
即便如此,具體該如何來說服手下的團隊成員,如何讓他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仍然會讓我們大傷腦筋。畢竟,你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按照既定程序運轉(zhuǎn)的機器人。而且如今的職場,個性十足又追求張揚自己個性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進行有效的說服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了。在這種情勢下,管理者要怎么辦才好呢?
在這里,我推薦一個說服手法。
這種手法既不需要借用組織的力量,也不需要借用背景的力量,更不需要你自己有什么魅力,但是說服效果一點兒也不差。因為它借用的是說服對象自身的力量,更明確地說,它利用了人的思維缺陷。
這種說服手法就是——對比。
大家都知道,對比是人們思考的基礎(chǔ)。所以,要對某一事物做某個決斷之前,人們都會對該事物有一個理想的概念——心理參照系。我的理論就是,人們通常會按下面的公式來進行決斷。
●一個選擇——決斷將是這個選擇和心理參考系的對比結(jié)果。答案將會是Yes或No。
●兩個選擇——決斷更多是從這兩個選擇中產(chǎn)生。心理參考系僅供參考罷了。
●三個選擇——決斷基本上是在這三個選擇中產(chǎn)生。心理參考系基本上被遺忘了。
●更多選擇——決斷將會是和心理參考系特別相近的那個選擇,或是干脆放棄決斷。
事實上,人們在面對兩個外在事物時,由于進行對比所需的對象已經(jīng)足夠,會傾向于先把眼前的東西比較一下,如果自己的心理參考系比較模糊,那么這個比較結(jié)果往往就成了最終答案。
(圖)對比之二選一
有一個很有名氣的寓言故事,叫做《朝三暮四》。
話說有個老頭養(yǎng)了一堆猴子,老頭和猴子都很開心。
后來老頭發(fā)生了經(jīng)濟危機,準備給猴子們減薪。先說:“早上3塊,晚上4塊?!焙镒觽兇笈@项^忙改口:“早上4塊晚上3塊?!焙镒觽兇笙?,向老頭表示感謝。
為什么條件幾乎沒變,猴子們的反應(yīng)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莫非只給出一個選擇時,猴子會感到被欺負被蔑視,而出現(xiàn)兩個選擇時,猴子會感到被愛護和尊重?
這么想或許有些道理,不過我覺得下面的解釋更合理些——只給出一個選擇時,猴子會把這個選擇和減薪前的待遇(心理參照系)做對比,發(fā)現(xiàn)少了不少,故大怒,而出現(xiàn)兩個選擇時,猴子會在兩個選擇之間做比較,選擇那個貌似不錯的,故開心接受。我想,這就是對比的力量。是的,是對比的力量把猴子們說服了。
那么,如何使用對比的力量在工作中來說服他人呢?下面舉幾個例子:
●提出兩個任務(wù)讓部下選。他將傾向于選擇其中一個承擔(dān),而不會尋求承擔(dān)其他任務(wù);
●提出一個很困難的任務(wù)和相對容易的任務(wù)讓部下選。他將傾向于選擇相對容易的那個,雖然這個相對容易的任務(wù)單提出來的話,他并不會接受;
●提出兩個難度有差異的任務(wù),讓兩個水平相差很大的部下選。無論誰先選,水平高的部下都將傾向選擇相對較難的那個,雖然這個相對較難的任務(wù)單提出來的話,他并不會接受。
“這能叫做說服力嗎?”不少朋友有這樣的疑問。
不是說服力。更準確地說,這不是你的說服力,這是你的說服對象自己在說服自己。也就是說,管理者使用對比手法的實質(zhì)是——避免直接說服對方,讓對方自己來說服自己。
也許是由于國人對于真理并不重視的緣故,趨吉避害、兩害擇其輕的傾向在國人身上表現(xiàn)得相當(dāng)突出,這就使得對比方法在國人身上有著更佳效果。也就是說,如果給他兩個選擇,其中不包含真理的話,他也會傾向于從現(xiàn)有兩個中挑選一個貌似不壞的接受,而不去問為什么不給真理他來選。而只給他一個選擇,然后你去說服他接受這個選擇的時候,反倒很可能激起他的反抗,當(dāng)然不是為了真理,而是為了面子。
總之,對比手法是一個很有用的說服手法。但是,我要提醒一句:對于上司或老團隊成員,請慎用對比。他們往往見多識廣,心理參照系非常清晰,若被看穿了手段,反而不美。
第四步 說服上級要謹慎
說服上級要講究目的和策略。不能目的不清地去說服上級,那不叫說服,那叫做獻丑,也不能不講策略直截了當(dāng)?shù)厝フf服上級,除非你們之間感情深厚,否則對方會覺得你喧賓奪主、目中無人,能同意你才怪呢。
如此一分析,想要說服上級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設(shè)想一下,一個說服力弱的管理者,他可能連手下組員都很難說服,怎么可能有信心去說服自己的頂頭上司呢?所以,有些管理者對上司唯唯諾諾、唯命是從,徹底放棄說服的念頭,這固然讓人非常遺憾,卻也不是完全不可理解了。
話雖然這么說,說服上級實際上卻并不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任務(wù)。在這里,我推薦一個說服手法——請教。和對比方法類似,請教也是借用說服對象自身的力量。和對比的不同在于,它利用的是人的心理缺陷。
大家都知道,上級對下級是有心理優(yōu)勢的,也就是要有面子的。那么,如果上級在下級面前,提出了一個自己的方案,而且下級也覺得很好,那么,這個方案會很自然地被上級同意付諸實施。因為這是一個面子的問題,上級總不能自己反對自己吧?——這就是“請教”的成功關(guān)鍵。
那么,具體應(yīng)該如何“請教”呢?
★怎么做★——請教的執(zhí)行步驟
行動目的:解決某個問題
說服目的:說服上司支持自己去解決某個問題
執(zhí)行步驟:
第一步 確認目的。
要明確問題的存在和解決的必要性。只有在這方面和上司取得了一致意見,后續(xù)動作才有意義;
第二步 提出方案并請教。
在上司認同了行動目的之后,提出一個自己的方案并向上司請教,爭取引出上司的看法和上司的方案。這個時候要注意:引起上司的興趣非常重要。一個好的方案,若是不能引起上司的興趣,那么還不如一個不靠譜、不具可行性的方案;
第三步 提出疑問。
對上司的看法或方案提出疑問,引出上司對自己意見的辯護和完善;
第四步 接受新方案。
對上司的意見和方案表示贊同和接受,并期望能夠付諸實施。
對于上司來說,問題的存在是他認同的,解決方案很大程度是他自己的,而且他還曾大力辯護過,最后還說服了手下接受,難道到了這個地步還能反悔嗎?所以,這個流程走完之后,你會很容易達成說服的目的:上司會把方案付諸實施去解決目標(biāo)問題。
當(dāng)然,成功的并不是你的說服力,完全是你的說服對象自己在說服自己。也就是說,我們使用請教手法的實質(zhì)就是——避免直接說服對方,讓對方自己來說服自己。
請教手法也是一個很有用的說服手法。不但適用于上司,對于技術(shù)強人或其他管理人員也有特效。
在職場中,想要說服大家去做一件事,基本上就是以上四個步驟。然而,并不是說按照這四步走就萬事大吉了。關(guān)于說服力,有兩點請大家務(wù)必要清楚記得。
①不要混淆手段和目的。如果你的目的是解渴,就不要拼命說服別人去喝茶,因為喝涼水也能解決問題。說服別人時一定要分清手段和目的。
②要誠實,不要不擇手段。不要通過撒謊,比如說捏造事實、偽造數(shù)據(jù)之類手段來說服別人;不要通過吹牛,比如說拍胸脯、打包票之類手段來說服別人。說服別人不能以喪失別人對你的信任為代價。
上一篇:怎樣才能堅持下去
下一篇:怎樣獲得規(guī)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