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常言道,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實際上,很多人都把這句話顛倒了,那就是對待自己非常寬容,而對待別人卻很嚴苛。不得不說,這樣的寬容對待自己,嚴苛對待他人,非但不利于人際關系的發展,反而會導致人際關系陷入被動的狀態之中,變得越來越緊張和惡劣。
每個人都生活在人群之中,在這個熙熙攘攘的世界里,能否與身邊的人處理好關系,是會關系到人生幸福的。因此要想更好地生存,擁有良好的人生體驗,我們就要更加寬容對待周圍的世界,也要減少責備和挑剔他人的次數。其實,改變他人是很難的,如果我們總是肆無忌憚把對他人的不滿說出來,非但不利于解決問題,反而會導致問題變得越來越糟糕。那么我們就要調整好態度,更加拼盡全力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才能使得事情有所改觀,也才能讓事情朝著我們預期的方向發展。
對于每個人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不是戰勝困難,也不是向全世界宣戰,而是能夠從容地面對自己,能夠真正地主宰自己。有的時候,控制好自己才能合理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才能在面對人生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自己。記住,只有當自己強大起來,才會擁有更加偉大的力量,在人生的歷程中不斷地崛起、持續地進步。
孟子說過,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這就告訴我們,一個人必須先愛護和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愛護和尊重。反之,一個人如果總是挑剔和苛責他人,那么從他人那里得到的也必然是挑剔和苛責。所以說,每個人都要學會控制和主宰自己,才能經營好人際關系,也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友好對待。
寬容他人,實際上就是寬宥自己。要想寬容對待他人,嚴格要求自己,我們就要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這樣才能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理解他人的苦衷和所思所想,也才能真正幫助他人贏得更好的成長。如果總是對于他人怨聲載道,那么就會變成孤家寡人,還有什么朋友可言呢?還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樣才能把自己與他人顛倒個個兒,也才能與他人之間從容地相處、友好地交往。
從人際相處的角度而言,真正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遠遠沒有說起來那么簡單容易。因為人總是習慣性地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而很少能夠做到客觀公正。一旦覺得事情不滿意,人們就會怨聲載道,也會因為各種事情而變得焦慮不安。要想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就要做到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總而言之,退一步開闊天空,既然人與人是完全不同的生命個體,彼此之間發生矛盾和爭執也就在所難免,必須學會相處和協調的方法,才能卓有成效地解決問題。
民間有句俗話,叫作以德報怨。就是說人與人之間應該彼此寬容和理解,才能在面對仇人時,更加寬容,懷著和解的態度對待他人。當然,不但不去嫉妒和仇恨他人,還會更加理解和寬容他人,并且主動地幫助和成全他人,這是寬容的至高境界。這樣一來,自然能夠做到化干戈為玉帛,也就能夠做到彼此尊重、相互成全。
上一篇:與其哭窮,不如靠智慧和勞動去創造財富
下一篇:為何會有廣泛性焦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