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成名”其實是不遺余力奮斗的成果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時常在一覺醒來,突然發(fā)現某人一夜成名,而且有了讓世人羨慕的成就。我們不由得羨慕妒忌恨,責怪自己為何沒有一夜成名的潛質,抱怨命運在我們付出這么多之后為何不能給予我們小小的回報。其實,我們看到別人的一夜成名,并非真的是一夜成名,而只是一夜成名的假象。究其原因,我們從未看到過他人在成名之前的付出,所以就誤以為他們是一夜成名。現實情況卻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真正的一夜成名,每個人在一夜成名之前,必然付出了極致的努力,他們的努力甚至超乎我們的想象。如著名歌手蔡依林,身材瘦弱嬌小,為了在舞臺上獻給歌迷們最勁爆的熱舞,她曾經在舞臺上累得昏厥過去。朋友們,也許你們從小也練習舞蹈,也喜歡唱歌,但現在還沒有出名,你們可曾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像蔡依林這么拼命呢!
朋友們,不要只看到成功者的榮耀和光環(huán)。要想讓自己獲得進步,我們更應該發(fā)奮努力,這樣我們才能在流過汗流過淚之后,贏得自己想要的生活。除了要付出努力之外,我們還要學會堅持。很多人之所以總是與失敗結緣,就是因為他們總是半途而廢。要知道,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往成功的道路是漫長的,也必然是艱辛的。我們唯有不遺余力地戰(zhàn)勝困難,挑戰(zhàn)和超越自我,才能成為別人眼中的“一夜成名”。
如今,提起德云社和郭德綱,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郭德綱是21歲那年去北京奮斗和打拼的,但是他初到北京時卻四處碰壁,接連遭遇不順。為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和幾個朋友成立俱樂部,聯(lián)合起來站在街頭賣藝。很多個夜晚,街頭燈火闌珊,人們早就回家了,他卻固執(zhí)地站在舞臺上練習,直到聲嘶力竭。對于朋友勸說他不要拼命,他也總是一笑置之。在整整幾年的時間里,他每天都在玩命地練習,居然熟練背誦了600多個流傳至今的相聲段子,最終為自己贏得了小小的名氣。
然而,命運并沒有因此青睞郭德綱,而是和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他繼續(xù)默黷無聞,無人關注他。一天深夜,他騎著自行車回出租屋,半路上車卻壞了。為此,他不得不步行,直到天色微亮才到達。這一天,他因為淋了夜雨,高燒不退。為此,身無分文的他不得不賣掉破舊的傳呼機,才換了十幾塊錢給自己買了感冒藥,又買了兩個饅頭果腹。當天下午,他帶病參加表演,臉色雖然蠟黃蠟黃的,心中卻燃燒著熱血。就這樣,他靠著一無所有終于在北京為自己贏得了一席之地。后來,他得到侯耀文的賞識,被侯耀文收為徒弟。從此之后,郭德綱總算苦盡甘來,也因為有了師父的指點,再加上自身的刻苦拼搏和奮斗,最終紅遍了大江南北。
朋友們,不要再抱怨自己沒有結交好運,沒有得到命運的青睞,我們與其關注成功者的光環(huán)和榮耀,不如更用心地了解成功者曾經的努力和奮斗。要知道,我們唯有不懈努力,與命運博弈,才能迎來人生的契機。
上一篇:青春期的孩子總是認為自己很成熟
下一篇:不會思考,學歷再高也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