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課
以最幸福的方式活著
快樂和幸福,是我們為之奮斗的終極目標。不要抱怨你的生活充滿不幸,不要嘮叨進入社會你備受傷害。世界上不幸的人很多,為什么不能是你?世界上受傷的人也很多,為什么不能是你?其實,無所謂幸與不幸,只要活著,就是上蒼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只要活著,我們就能看到溫暖與關懷,看到生機與活力,看到夢想與希望,看到幸福!
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
幸福是什么?
借用電影《求求你,表揚我》里范偉的臺詞,“幸福就是我餓了,看見人家手里拿個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見別人穿件厚棉襖,那他也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個坑,你蹲那兒,那你就比我幸福……”
幸福就在我們的心里,以幸福的方式活著,你就能夠幸福。
A最痛苦的事也會變成一筆財富
剛走出校門,踏入社會,苒萍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首先是找工作問題,現在要找一份稱心如意,報酬豐厚的工作確實太難了。幾個月的艱難尋找之后,苒萍仍然沒能如愿,最后或許是為了生計或許是為了面子,她不得不做了一份自己并不喜歡的工作,而此后,痛苦也緊跟其上。
接著,在工作中所面對的各種難題也讓苒萍倍感壓力。由于自己很不喜歡這份工作,根本沒有多少心思來經營,自然也就進步得很慢,常常因為一些失誤遭到領導的職責。有時候,同事也會投來異樣的眼光,似乎說你怎么會如此無能,連一些小事情也做不好。苒萍很想告訴他們,其實她在學校成績優異,為人一流,只是沒有選對戰場而已。
可借口不能有,況且它也不會成為我們擺脫困難的機會,苒萍很明白。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好好工作了。可一切進展是如此的緩慢,以至于領導根本不給她這個機會,她被炒魷魚了。
也好,就當作重新給自己一次選擇的機會,來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心態對苒萍是有幫助的,不到一個星期,一份比較合意的工作開始了。
然而,事情并非想象中的那般順利,再喜歡的工作也需要經驗,沒有任何經驗的苒萍面對各種艱難也只能默默承受,期望用自己的努力,達到領導的要求。于是,她不斷地學習再學習,只有努力提升自己才是解決眼前難題的最好辦法。
現在,苒萍終于適應了公司的節奏,工作效率也慢慢提高。終于,她明白了一個道理:最痛苦的事情也會成為一筆財富。“我不是已經打敗了它們了嗎?沒有那些痛苦,我怎么會知道如何讓自己更快地進步,更好地工作呢?”
痛苦和失敗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盡管每個人都不希望遭遇痛苦和失敗,但當痛苦和失敗來臨時,不要因此而絕望。因為痛苦和失敗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能幫我們創造更多的財富。列寧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這句話不是讓我們牢記過去的失敗和痛苦,而是讓我們珍惜自己靈魂深處的激勵因素,使自己的靈魂在新的戰斗和努力中得到升華。
如何將痛苦轉化為財富
美國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過:“要樂于承認事情就是這樣的情況。能夠接受已發生的事實,就是能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人在無法改變的現實面前,與其自尋苦惱痛苦不堪,不如泰然處之,笑著接受它。你看到過哪一頭母牛因為草地干枯、天氣太冷或者被公牛冷落而發火?它很平靜地面對沒有食物帶來的饑餓、必然來臨的寒冬和同伴無可預知的脾氣,既然動物都沒有精神崩潰,何況是人?但是,不論在哪一種情況下,如果事情還有一點點兒補救的機會,你就要奮斗,就要積極爭取。當你做了一切努力,都于事無補時,你就要嘗試改變自己,接受并試著痛苦留給你的經驗教訓,把這種痛苦變成心靈成長的財富。
B壞到最后只能轉好
十多年前,臺灣有一個著名的化妝師叫梅林,他當時是臺灣造型界的一哥。那些大牌女星們紛紛頂著素顏爭著搶著讓梅林給她們化妝造型,梅林那雙仿佛施了魔法的巧手,能讓那些女星們不用整容,便可美艷不可方物。那時的梅林,風頭正旺。
把鏡頭拉回到那段風華絕代的歲月,在林青霞的臉上,能看得到梅林的曼妙,在王祖賢身上,能嗅得到梅林的品味。梅林就是金字招牌,大牌女星換了一茬又一茬,大牌造型師卻只有梅林一個。正當梅林在云端享受掌聲和艷羨的時候,他苦心經營的婚紗王國,卻突遇火災。那場火,不但奪去了五名員工的性命,也將梅林不可一世的傲氣燒得片甲不留。心灰意冷的梅林,放下臺灣的一切,去了紐約,那時的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重新站起來,他只想找一個療傷的地方,靜靜舔舐自己的傷口。
到紐約后,梅林換了名字,稱自己為“Ling”,翻譯成中文并不是“林”,而是“零”。梅林說之所以給自己起這個名字,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處境已經壞到不能再壞的極點,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美國人做事只認證件,即使像梅林這樣的大師,沒有證件,連助理都做不了。梅林喊著“零”這個名字,一切從零開始。梅林當起了洗車工,提起那段時光,梅林說:“我把帽子壓得低低的,就怕被人認出來。”洗車行業墨西哥人居多,梅林不太習慣和那些沒上過學的墨西哥洗車工混在一起,就開始尋找新的出路。他轉行了,雖然新行業稱不上行業,只是幫有錢人溜狗,在紐約飄著細雪的冷風中,賺取一小時七美元的外快,可梅林卻沒有絲毫的懈怠,遛狗的同時,仍在積極尋覓新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梅林獲得了一份發廊的工作,雖然只是幫客人洗頭,梅林還是開心不已,畢竟又一次靠近了自己曾經熱衷的行業,梅林非常珍惜這份工作。他傾盡全力對待每一位客人,以至一個月后,很多客人再來發廊,都指明要梅林給他們洗頭。梅林不想借自己在臺灣創下的名氣,在紐約東山再起,他決定靠自己的雙手,重新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王朝”。對于一個四十多歲、曾經經歷過人生巔峰的男人來說,要沉下心來,重頭再來,真的是難上加難,然而,梅林做到了。
又經過了10多年的打拼,梅林終于重新回歸了臺灣的時尚界,華語歌壇的天后張清芳力挺梅林。。梅林陪在臺灣唱片界有著“東方不敗”之稱的傳奇女歌手張清芳,登上了亞洲收視第一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十多年前,張清芳風靡亞洲的時候,只讓梅林給她化妝。梅林離開臺灣去了紐約后,張清芳也淡出歌壇嫁為人婦,現在梅林歸來,張清芳也選擇了復出。化妝,她還是欽點梅林。張清芳笑著說:“如果梅林不回來,我真的不會選擇復出,是梅林讓我有勇氣再次走出來,唱歌給大家聽!”在經歷了事業的巔峰和人生谷底之后,梅林把一切都看地很淡很淡了,他把“做造型”這件事,當成了每天的生活,他的人生走得更穩健、更平易近人。梅林說:“我能屈能伸,我比以前更努力。”
相信從壞到好的轉變就在前方
事物是相互轉化的,好能轉化為壞,壞也可能轉變為好。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認識。最壞的是什么?最壞也不過是一無所有,重頭再來。挫折面前,僅有態度上的接受還不夠,還要想想,可以做些什么。壞到最后只能轉好,不是說遇到挫折就束手待斃,而是要積極地有所行動,積極努力把“壞”轉“好”。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人生路上總會出現或大或小的挫折。面對挫折,如果把它不斷放大,你的痛苦就會如泰山壓頂;如果你以“壞到最后只能轉好”這樣坦然的心態和博大的胸懷對待它,再大的挫折你也會覺得它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感謝“壞到最后”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總是逆境重重,會有谷底,也會有巔峰。有句話說的好,“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只有經歷從巔峰跌至谷底、從谷底攀至巔峰的過程之后,人才能夠學會從容,學會坦然。人生的谷底,是每個人必經的驛站,如果你心中還有夢想,還在為美好的生活奮斗,就勇敢地昂起頭顱,記住,壞到最后,只能轉好,美好的風景已近在咫尺。人生的谷底并不意味著人生的終點,它會讓我們更清醒的認識世界,認識自己;人生谷底是審視生活的另一個角度,在這里,我們并非要緬懷過去、哀怨人生,而是要靜下心來思考未來的方向;人生谷底更是積蓄力量的時機,絕地而生,讓成功來得更穩健,更心平氣和。如果你遭遇了人生谷底,感謝已經壞到了最后,因為以后所有的遭遇,都不會比現在更糟糕。
C幸福就像狗尾巴
米琪是一個標準的女強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她卻備受冷落。
在工作中,她非常努力,經常加班、熬夜,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然而因為忙于工作,疏于同事之間的溝通,很多同事都不喜歡和她交流,平時對她愛搭不理的,這讓米琪很難過。而瘋狂工作后,她也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有時候她也很惆悵,是自己能力有限,還是自己對工作的要求太高,還是工作任務的確太重?
那天,米琪為了一個新項目,連夜加班,第二天早上8點,結束工作的時候,她站起來,卻又倒下了,她突然間感到一陣眩暈,幾乎二十四小時連軸轉的加班,讓她的身體不堪重負。
結果第一個到辦公室的同事,迅速把米琪送到了醫院,很快,米琪的父母和弟弟也到醫院來看望米琪了。接著,久違的男友也來了。因為高負荷的工作,米琪已經很久沒有和男友約會了,男友甚至在電話里,跟她提出了分手。可這一天,男友卻帶來了很多好吃的,還悉心照顧了米琪一整天,這讓米琪非常感動。
更讓米琪感到意外的還不止這些。那天,那些看似平時不愛理會她的同事,也紛紛來到醫院探望米琪,大家的關心讓米琪不知所措。
米琪突然意識到,其實,這些關心一直都在,只是她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一直很幸福。
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有一天,小狗問它的媽媽:媽媽,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到底在什么地方呀?
媽媽說:幸福啊,它不就在你的尾巴上嗎?
小狗高興極了,整天追著自己的尾巴打轉轉,想要咬住幸福,可是小狗累得快趴下了,幸福卻怎么也追不到。
小狗很沮喪:媽媽,我為什么就追不到自己的幸福呢?
媽媽笑著說:只要你一直往前走,不回頭,幸福不就一直跟在你的身后嗎?
有首歌膾炙人口,名字就叫做《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朋友我告訴你,它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艱苦的勞動里,啊,幸福就在你晶瑩的汗水里。幸福在哪里,朋友我告訴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夢里,它在辛勤的耕耘中,它在知識的寶庫里。啊,幸福就在你閃光的智慧里。”其實,幸福真的一直都在,只要你轉身看一眼,就能發現它的存在。
過度地追求虛幻的幸福,幸福就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很多人誤以為高工資、奢侈生活才是幸福的開始,于是拼命工作,完全不顧及周圍關心我們的人的感受,經常忽略他們的存在,最后不僅自己心中所謂的高工資、奢侈生活沒有得到,連那些本屬于自己的那些幸福也失去了。過度地追求虛幻的幸福,幸福就會和我們插身而過。
上一篇: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
下一篇:決定工作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