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對了,一生都不過時
多年前北京的一個夜晚,為了不成為東三環擁堵著的“猴屁股”(想想塞車時都亮著的尾燈),我躲在辦公室加班。工作完成時,發現窗外“猴屁股”還絲毫不見少,于是信手從書報架上拿起一本時尚雜志隨便翻閱著。
和眾多女孩、女人一樣,我也喜歡做各種測試題,時尚雜志的一大好處就是永遠都不愁找不到測試自己的機會。這不,這個“測測你的時尚度”的標題一下子就拽住了我。生活在當今世界,就像常在河邊走,難免不濕鞋一般少不了與“時尚”二字糾纏,尤其是女人,時尚似乎已經成為了衡量檢驗活得是否美麗鮮活的標準。于是,不可免俗地,我自然也希望知道按照時尚傳媒的標準,自己究竟有多入時?
精準的測試結果原述現在已記不清了,只記得其中一句是“你已經OUT了”——這也難怪,測試中提及的一些當季流行物件我幾乎都沒有,甚至有的物件連名字都是第一次聽說。身為“半時尚”中人,這種結果總是令人悵然。于是,我合上雜志,準備身體力行,立馬IN一小把,加入窗外洶涌的“塞車潮”。而當我把雜志正欲放回,無意瞥到封面時,我又忍不住撲哧地笑出聲來。Why?因為雜志封面上赫然登載著兩年前的日期!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測試的結果也算“準確”。雖然身為與時尚圈“沾親帶故”的形象顧問,我的確不時尚。我不大關注流行趨勢,即使偶爾在紐約和北京參加時裝秀,也多是應景湊熱鬧體驗多種經歷而已。我也不趕時髦,經常穿著3年前、5年前甚至13年前的衣服“招搖過市”。而那些被時尚中人譏為“過季產品販賣場”的Outlets更是我常去的購物場所之一。
有趣的是,不入時的我恰恰是周遭很多人眼中的“時尚達人”,常被邀請到電視臺和電臺節目中大談時尚,在紐約僑聲廣播電臺曾特約主持過的一檔節目還叫《走進時尚》。盡管時至今日,我全身仍沒有一處細胞能印證自己是“時尚達人”,但也斬釘截鐵地相信身著陳年舊衫和在Outlets淘貨從來就沒讓我過時過,因為自小俺就知道:“穿對了,一生都不過時?!?/p>
童年時,因生活條件所限,我并沒有多少衣服。唯一令我留戀且至今仍念念不忘的就是那件小大衣。閃著柔和光澤的駝黑色絲絨毛質地,款式很簡單:微A字款、單排扣、小圓翻領、兩個小叉兜和四顆咖黑色牛角扣。記得我常常將兩只小手插入兜中,臉上閃著快樂、自豪和得意的表情,仿佛自己就是一個小公主。小大衣是媽媽小時候穿過的,每每穿上身,就會讓我有種難抑的溫暖和激動,就會興奮地逢人便“曬”:“看,這是我媽媽小時候的衣服!”因為這件小大衣,我曾特別盼著過冬天,一直到小得穿不上,才戀戀不地舍傳給表妹。
小大衣讓我本不富足的童年產生著一種難以置信的充裕和美麗光暈,為我日后的快樂和幸福不經意地播下種子。而那種看到自己和媽媽穿同一件大衣的照片比較也讓我感到異常特別與興奮,并由此似乎引發了生平第一次對服裝的思考:為什么相隔二十多年的小大衣穿在媽媽和我的身上都那么入時和漂亮?
二十多年后,我終于逐漸搞清楚了小大衣的奧秘,逐漸明白了這種衣服就是傳說中的經典,逐漸體會到“越簡單越入時,越低調越穿越、越品質越保值”的道理。而我的外婆,無疑就是使我領悟到穿衣與入時奧妙的領路人,因為她不僅數十年完好保存著小大衣,讓我親身感受到經典的魅力;還曾用巧手就我的身體縮小和放大著小大衣的尺寸,讓我切身體會到合身的貼心。另外,外婆那句“要想俏,一身素”的教誨也一直潛移默化地指導著我的穿衣,若干年后我才發現這和西方審美倡導的Simple is Best(越簡單越好)不謀而合,都是穿衣哲學的精髓。
小大衣仍完好地由84歲的外婆悉心保存著,等著有一天穿到我或表妹的孩子身上。
上一篇:愛情的保鮮期有多久
下一篇:穿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