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如果你能遇到一位優秀的上司,這段工作經歷無疑會成為你職業生涯中的一大財富。在他的教導和引領下,你可以有很多機會學習他的工作經驗,了解他出色的想法,逐漸變得像他一樣優秀。這也正是很多人愿意選擇與優秀的上司共事的重要原因。不過,如果你碰到了一位糟糕的上司,就注定你遭遇了職業生涯中最大的不幸嗎?當然不是,事情最終的走向如何,就看你怎么去面對和處理了。
一次,若雯在工作中與老板發生了爭執。若雯的性格非常直率,又是剛入職場不久的新人,所以不太了解與上司相處的技巧。她認為就算是老板犯了錯誤也應該直言不諱地指出,不必忌諱什么。但若雯的做法讓老板很沒面子,于是老板懷恨在心,雖然沒有借機開除若雯,卻在暗地里對她進行打壓報復。若雯漸漸覺得,每個月的工作量有增無減,但發考核表的時候,自己的考核成績卻越來越差。
最初若雯并沒想到是老板有意為之,但時間長了,她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確被老板“穿了小鞋”。對此,若雯心里十分委屈,一度想干脆辭職算了。但她覺得,就算離開這里,以后還是會有可能遇到類似的問題,如果一味逃避,倒搞得自己像負債人似的,天天都要過躲債般的生活,這種不踏實的生活狀態可不是她想要的。而且,當初應聘到這里上班,是因為自己非常喜歡這份工作,不僅為了掙工資,還可以接觸自己的愛好、實現自己的價值,就這樣一走了之也太沒骨氣了。不過,在這種高壓環境中,她表現得再好也不會得到表揚,她的成績也會被想方設法地掩蓋,她的成就感也會越來越少。
為了改變現狀,若雯決定奮起反抗,但她的反抗方式不再是直接找老板理論,而是目標明確地做一件事——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此后,她更加努力地工作,并且開始利用公司的平臺積極收集各方面的資料,比如說客戶信息、人際關系資源等。在此之前,若雯很單純地認為,一心一意地把工作做好就足夠了,而沒有注重在職場中建立自己的人際關系網。這次變故讓若雯意識到,不僅工作能力是屬于自己的,連自己打造的關系網也是可以隨身攜帶的一筆資源財富。她想,等把立體的人際關系網搭建好、自己的工作能力更加完善后,如果老板還故意刁難、繼續施壓,自己就做跳槽的打算。
充滿斗志地工作和學習了一段時間后,若雯竟然發現自己變了。她原本是不太擅長社交的,經歷這件事之后,她開始積極地維護人際關系,培養客戶,并在業內尋找曝光機會,還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排憂解難。從這個角度考慮,她反而開始感激起老板來了,因為她從自己維護的人際關系圈中獲得了不少幫助,不再像以前那樣總是自己單打獨斗,有了旁人的支持,很多事情就變得很簡單、很好解決了。
一年后,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老板見若雯在這么長時間以來備受打壓卻始終不拋棄、不放棄,認認真真地工作,踏踏實實地努力,竟然在年底的表彰會上評選若雯當上了優秀員工。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經驗的豐富,若雯也意識到,自己當初對待老板的方式的確不太合適,老板對自己的打壓也在情理之中。
遭遇上司不公正的打擊,這應該是人生中最寶貴的一課。通常情況下,在面對一個不能由我們自己決定的客觀環境時,有兩種態度可以選擇:一是心平氣和地接受它;二是從心理上不接受這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并為它煩躁、焦慮、憤怒。仔細想想,第一種態度至少能夠讓自己保持心理平衡,第二種態度則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在客觀上受損失的同時,再加一層心理傷害。所以,無論何時都要記得,如果一切都不能改變,至少還能改變自己的感受;如果一切都不能控制,至少還能控制自己的風度。
為什么你總是覺得心懷委屈?為什么你總覺得別人虧待于你,仿佛他們就是為了故意與你為敵而存在的?其實,讓你心中產生怨恨和不平的問題,往往都出在你自己身上。很多時候,當我們處理事情的時候,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結果卻受到了批評指責,甚至打壓報復,此刻我們會覺得委屈無助,備受挫折,信心也會大打折扣,覺得遭受了不公正待遇,而自己又無力改變,這完全是命運的不公。
其實,如果換個角度來看,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也許你就會明白,自己所采取的處理問題的方式的確有些狹隘,或者你的處理手法不夠成熟,所以才引起別人異樣的對待。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味委屈、抱怨是不解決任何問題的,而干脆不管不顧地鬧情緒更不利于事情的解決。
當若雯決定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挫折時,事情反而迎刃而解了。她不僅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提高了工作能力,還用人際關系資源武裝了自己,從中獲得了幫助和自信。當若雯在狹小的發展空間內為自己打開了一扇天窗時,她的所作所為反而得到了老板的認可和尊敬。因為權勢也會被積極認真、樂觀努力的精神所折服。可以說,在與老板抗衡的這一年中,若雯完勝——她不僅獲得了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儲備了人際關系資源,還將老板這個能力強大的“敵人”轉變成了朋友,為自己今后的職場道路掃清了障礙、開拓了寬度。
“有怎樣的度量,就有怎樣的福氣。”若雯的經歷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在備受打壓的情況下,她沒有消極失落,而是積極增加自己被老板利用的價值,同時也是為積累自身能量做準備。她還在圈內主動推薦和曝光自己,結識更多業界朋友,一方面借機建立自己的職業形象,一方面為日后跳槽尋找機緣。許多人對人際關系競爭力的重要性并沒有深刻的認知,通常也不愿在這方面花時間,結果往往到了關鍵時刻才發現自己的人際關系資源太少。而若雯卻在這次變故之后改變了這種觀念,開始積極地與人交往,并建立了有效的職場人際關系圈。
盡管壞上司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但未必都能像若雯的老板一樣,在一個時間段之后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且及時修正,還員工以公正的待遇。現實中,我們還可能遇到本身性格就有缺陷的上司。如果他是個能力不強且毫無胸懷的人,與他相處時你要學會隱忍。嫉賢妒能是這類上司的強項,為了不受到憑空打壓,你在表現自己的才干之前,最好先把他的地位抬高,讓他覺得你不是能對他構成威脅的人,就算有能力也很懂分寸,不會超越他的風頭。有這類性格的上司,往往是出于自卑,所以才要保護自己、打壓下屬,那就一定要給足他面子,無論什么事都不要當著其他同事的面頂撞他,否則他可能會用自己的權力對你進行報復。
如果上司是個自以為是、粗話連篇的人,只要不影響正常工作,你就盡可能避免去找他,尤其是不要當著其他同事的面找他說事情。若是不得不跟他談話,那就提前觀察一下他的神態,是否有什么不良情緒,最好在他心情比較高興的時間段去進行談話,交流中也要言簡意賅,盡量避免與他發生沖突。如果他真的用口頭禪罵了你,你也不要為此懊惱,那不過是他的個人習慣,并不代表你做得多么糟糕。
分享心得
美國政治家和哲學家富蘭克林說:“對上司謙虛,是一種責任;對同僚謙虛,是一種禮遇;對部屬謙虛,是一種尊重。”職場菜鳥往往棱角鋒利,有時說話得罪了人自己還不知道。在職場中保持謙虛的態度不僅可以少為自己招惹是非,還會給前輩們留個懂禮貌的印象,反而讓他們愿意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出面罩著你。當然,謙虛并不等于虛偽和做作,表達謙虛時一定要帶著誠意。
上一篇:自己不爭氣,貴人躲不及
下一篇:輕松玩轉禮物,變身溫柔的感情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