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自強才能駕馭人生
父母即使再愛孩子,也不可能永遠陪伴在孩子身邊,始終庇護孩子,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這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父母一天天老去,而孩子則不斷地成長。就算父母還要勉強支撐自己照顧孩子,孩子隨著成長也會有更強的獨立意識,因而不愿意繼續接受父母的全方位照顧和保護。為此,正如臺灣作家龍應臺所說的,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就是做父母的看著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其實,孩子長大了,能夠離開父母身邊獨立生存,對于孩子而言恰恰是好事情。因為,只有變得更加強大,做到獨立自強,他們才能主宰和駕馭人生,才能在父母有朝一日需要照顧的時候肩負起照顧父母的重任。正如一首歌里所唱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孩子并非生而就很強大,他們必須不斷地接受歷練,各方面的能力才會越來越強。
就像年幼的孩子蹣跚學步一樣,剛出生的孩子總是需要爸爸媽媽抱著,到力量增強,開始嘗試著邁開腳步向前走,孩子的成長是一步一步進行的,難免會因為站立不穩而出現摔倒的情況。有的父母一旦看到孩子摔倒,馬上就會緊張地沖過去扶起孩子,而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摔倒,知道孩子個子矮,身軀柔軟,不會摔壞,因而會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前一種情況下,父母的緊張情緒會傳染給孩子,導致孩子對于自己摔倒的事情感到非常害怕,甚至會慌張恐懼地哭起來。后一種情況下,孩子看到父母的笑容,聽到父母鼓勵的話,知道自己跌倒了沒關系,為此有信心站起來繼續朝前走。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事情都要摸索著前行,都要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才能成功。因此,父母一定要多多激勵孩子,而男孩也要鼓勵自己更加勇敢堅強,從而邁過人生的一個又一個坎,最終從容地走到理想的境地。
魯迅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既然如此,就讓我們勇敢無畏地前行,把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來路,這樣才能始終堅定不移,勇敢執著,走出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來。越是在遇到艱難坎坷的時候,越是應該更加堅強,也許一開始僅憑自己的力量戰勝困難很難,但是,在不斷歷練之后,隨著自身能力的增強,戰勝困難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美國前總統——林肯的人生道路并不順利,而是飽嘗挫折和磨難。林肯的家里非常貧窮,他的爸爸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收入微薄,別說供孩子讀書,就算養活孩子都很艱難,為此一家人都過著捉襟見肘、食不果腹的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林肯接受教育時斷時續,就算把所有受教育的時間加起來,也絕對不超過一年的時間。然而,林肯非常頑強,求知的欲望很旺盛,他主動自覺地學習,始終在進步。沒有錢買文具,他就用燒焦的木炭當鉛筆使用,用找到的小木板當黑板,在上面寫字。沒有課本,他就四處找別人用過的舊課本,始終堅持不懈地自學。正是在這樣頑強的學習精神下,林肯掌握了很多的知識,也看過很多書籍。
后來,林肯還愛上了演講,經常在人多的場合發表演講,說得慷慨激昂,從不能打動聽眾,到漸漸地調動起聽眾的情緒,再到最后讓聽眾也情緒亢奮,與他產生積極的互動。這也使林肯成了偉大的演講家。后來,他棄商從政,曾經參加過11次競選,只成功了兩次,而失敗了9次。最后一次成功,就是當選美國總統,入駐白宮,也到達了人生的巔峰。
如果沒有和無數困難博弈的精神,林肯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獲得成功,更不可能在人生道路上攀登上頂峰。他不僅9次競選失敗,還有過兩次經商失敗的經歷,后一次經商失敗使得他欠下巨額債務,此后用了16年的時間才還清債務。不得不說,林肯的內心是非常強大的。他幼年喪母,飽嘗生活艱難,卻做出了很多家境優渥、人生順遂的孩子都沒有的成就,這與他內心的強大密不可分。
對于每一個男孩而言,依賴心強都無異于一劑毒藥,會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力量越來越弱,最終根本無力支撐起自己的人生,也沒有辦法讓自己變得真正強大。男孩要獨立自強,不但包括身體上的強壯,也包括精神上的強大。意識到獨立自強的重要性后,男孩們要有意識地擺脫對父母的依賴,讓自己在接受各種磨難、親自經歷人生的過程中一步一個臺階、一步一個腳印,走向強大,走向未來,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上一篇:深入地了解自己和誠實地面對自己
下一篇:生而為人,承認有欲望并不是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