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撥動心弦的琴聲
師文是我國春秋時期鄭國的一位杰出音樂大師,也是鄭國宮廷音樂樂師的優秀代表人物。
有一次,師文聽說魯國有一位才華出眾的音樂家師襄,他彈琴的時候,鳥兒能踏著節拍飛舞,魚兒也會隨著韻律跳躍。師文對此欽佩不已,并決定去魯國拜師襄為師。
誰知,師襄待人嚴厲,不準備招收師文為弟子。師文不想放棄,于是便苦苦哀求道:“請老師收下我這個學生吧,我決不半途而廢。”
經過了幾次三番的哀求,師文的誠意和決心終于感動了師襄,并同意收他為弟子。從此以后,師襄便手把手地教師文調弦定音,可是他學了三年,竟彈不成一個樂章。
有一天,師襄對師文說:“你缺乏悟性,恐怕是很難學會彈琴的,依我看,你還是回家好了。”
師文放下手中的琴,嘆了口氣,說:“其實我并不是不能調好弦、定準音,也不是不會彈奏完整的樂章,只是我關注的并非只是調弦,我所向往的也不僅僅是音調節律,我的真正追求是想用琴聲來宣泄我內心復雜而難以表達的情感!在我還不能準確地把握自己的情感時,我暫時還不敢放手去撥弄琴弦。所以,我懇請老師再給我一些時間,看是否能有長進!”
果然,過了一段時間以后,師文又去拜見他的老師師襄。他首先奏響了屬于金音的“商”弦,使之發出代表八月的南呂樂律,只覺琴聲挾著涼爽的秋風拂面,似乎草木都要成熟結果了。
師文又撥動了屬于木音的“角”弦,使之發出代表二月的夾鐘樂律,隨之又好像有溫暖的春風在耳畔回蕩,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
接著,師文又奏響了屬于水音的“羽”弦,使之發出代表十一月的黃鐘樂律。不一會兒,竟使人感到霜雪交加,江河封凍,一派肅殺景象如在眼前。
再往下,師文叩響了屬于火音的“徵”弦,使之發出代表五月的樂律,又使人仿佛見到了驕陽似火和堅冰消釋的景象。
在樂曲將終之際,師文又奏響了五音之首的“宮”弦,使之與商、角、徵、羽四弦產生和鳴,頓時在四周便有南風輕拂,恰似甘露從天而降,清泉于地噴涌。
師襄興奮異常,稱贊說:“你的琴真是演奏得太美妙了!即使是晉國的師曠彈奏的清角之曲、齊國的鄒衍吹奏的律管之音,也無法與你相媲美呀!”
上一篇:取材于真實故事的《音樂之聲》
下一篇:向莫扎特懺悔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