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
如今的時代是一個庸人自擾的時代,有的人為了祈求未來的美好前途,在默默等待上帝賜予其人生的機會;而有的人則常常念叨著,希望時光能夠倒流,回到以前那種“美好的古老時光”中,當時理發只要2分錢,空氣也清新宜人,生活簡單卻美妙。
今天,如果你拿起報紙,翻到社論版,你也許會看到像以下這樣的東西:
這是個變化莫測的世界。你全力以赴,卻總是落在人后。你不斷地遭受壓力,想要跟上別人……可是,到頭來,你將迷失方向。科學上的發現及發明不斷地推陳出新,令你驚愕萬分,不知所措。政治舞臺的變化更是如此之大,盡管你努力要記住誰上臺了和誰下臺了,卻總是在打工。所有事情都使人承受沉重的壓力。人類再也沒辦法承受更多的壓力了。
這是寫于150年前,發表于《大西洋日報》上的一篇社論報道。對你我而言,這又有什么意義呢?我們能從這里面學到什么呢?我相信,這篇簡單、不完整的社論,盡管已經有150多歲的高齡了,卻仍然對我們有所教導。
我在美國各地高中學校的研討會上及畢業典禮上演講時,總喜歡向學生介紹外面發生的一些事。并對他們說,我們不會被“熔毀”或被“炸成碎片”,這些將成為以后我們的領袖的年青一代,似乎也并不相信他說的話。我時常告訴他們:“你們是歷史上最幸運的人,你們一年間看到的變化,超過我們的祖父一生所看到的。所謂美好的古老時代,事實上并不像大家所說得那么美好。”他們聽到這些話,眼睛瞪得如銅鈴那般大。
所謂“美好的古老時光”,就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那些日子。我告訴他們:“在那些古老的日子里,我們總是用一個大木桶洗澡,用的是在燒炭或燒煤的爐子上加熱的熱水。在那些古老的‘美好’的歲月里,我們洗澡的水就是在我們之前洗澡的人所留下的同一桶熱水。”
“倘若在你前面洗澡的是你的叔叔,而且——命運很會作弄人的,他是一位養豬的人,那么,你的衣領雖不會留下一圈污垢,但是你的身體會留下一身污垢,愈洗愈臟。而且在那個歲月里,各種疾病也非常流行,可是那時又沒有可預防的疫苗。”
“在20世紀40年代以及50年代初期,在酷熱的夏季里,我們竟然不敢到社區游泳池游泳,或者是去電影院,因為我們害怕會被感染小兒麻痹癥,以致半身不遂、殘疾,甚至死亡。”當年輕人聽到這些時,他們甚至不明白我到底在說什么。讓他們更奇怪的是,大戰期間,就連汽車加油都實行配給制度。
當我把一份《波士頓報》的頭條標題讀給他們聽的時候,他們個個都覺得不可思議。這個標題是這樣寫的:《能源危機如火如荼》,下面小標題則寫著:《全世界將陷入黑暗:汽油短缺》。同時向這些美國高中孩子描述了一個典型的美國家庭在那個陰冷、嚴寒的11月早晨,第一眼看到這個頭條標題時的情景。“嗨!瑪莎”,那位男子可能會這樣向他可愛的妻子大叫,“你看到報紙了嗎?能源危機就要來臨了。”
通過我的演講,孩子們對于這個世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從他們的父母雙親、老師,以及私人朋友們的抱怨方式來看,仿佛這個世界正在日益變壞。他們向我詢問有關核子毀滅以及核能發電廠的一些問題。我非常誠實地回答他們。日本是一個十分依賴核能發電的國家,而蘇聯所需的電力,將近六成來自核能發電廠。我本人則希望這個世界能趕快進入激光時代,確切地講,是激光融合時代,因為目前的核子分裂發電是比較危險的。我同時也相信,著名的新聞播音員保羅·哈維對能源的看法是正確的。他說:“如果世界上使用電力的第一種產品是電椅,那么我們今天甚至不敢插上我們的烤面包機的插頭。”
當我們回過頭重新審視我們的過去,能夠得知最壞的時代中也能發現最美好的事物。這完全要看我們需要的是什么。
成功的秘訣就是:抓住現在,不要沉湎于過去。
如今有一部分人老是抱怨環境,他們只想抱怨這個殘酷的世界,并像逃難的鴕鳥一樣,認為把頭深埋在沙中,就能夠永遠不需要挽起袖子來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了。全心全意把問題都歸根到別人身上,從來不從自己身上去找原因,然后大玩美國當前最流行的游戲“捉迷藏”。在這種游戲中,每個人都要拼命奔跑,并且想方設法地躲藏起來,被捉到的人只好當倒霉的“鬼”,然后再去找另一個人來代替他。
我對年輕朋友發表演講時,或在研討會上發言時,常常對這些未來的領袖說:“我們要珍惜今天的生活,去創造今天的美好時光,當然我是不會向你們灌輸過多的樂觀主義的,因為生活中的變數太多,那就看你們自己。”只要你心中始終存有這樣的信念,你就能很好地抓住今天:
立刻,我要開始工作。
立刻,我要擬訂目標和計劃。
立刻,我要更加充實。
立刻,我要鍛煉好身體。
立刻,我要健全心理。
立刻,我要安心休息。
立刻,我要克服恐懼憂慮。
立刻,我要讓人喜歡。
立刻,我要讓她幸福。
立刻,我要走向成功卓越。
上一篇:不要在失去時才懂得珍惜
下一篇:與成功者結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