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磨難,才能體會到獲得的喜悅
體驗折磨的痛苦,才能體會到獲得的喜悅。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一則小故事。
一個男人,有了一份小小的事業,于是,面臨了很多誘惑。他決定與交往了七八年的女友分手。他開始尋找女友的缺點:個子高大,一點也不懂溫柔,甚至臉上還有一顆礙眼的黑痣。打定了主意,于是他去車站接女友回來。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了,他沒有接到女友,卻聽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她所在的那個山城,下了場很大的暴雪,導致一輛客車出了車禍。他顧不得危險,馬上去了那個城市,找到了收容車禍傷者的醫院。結果,他沒有找到她。痛苦折磨著他的心,他不禁想起了她以前種種的好:總是默默地支持著他的工作;他有胃病,她一定要讓他吃早餐,甚至為他學會了煮豆漿。“她為什么不是那個只擦傷了一點皮的女人,為什么不是那個斷了腿的女人,甚至為什么不是那個成為了植物人的女人?”如果她還活著,他一定好好對她,讓她成為最美麗、最幸福的新娘。她甚至在電話中還暗示著他們的婚禮,自己卻因為猶豫,沒有正面回答她。此刻他的心里充滿了悔恨。
然而,不久他接到了她的電話,因為暴風雪,她留在了一位同學家中,因為山里面信號不好,她沒能及時打電話給他。巨大的重新獲得的喜悅沖擊著他的大腦,他握著話筒,淚流滿面。最后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如果沒有那場車禍,如果沒有失去的折磨,男人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喜歡自己的女友,永遠不知道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幸福。
對于我們來說也一樣,只有體會到折磨的痛苦,我們才更能體會到獲得的喜悅,才更能珍惜自己的成果。生來富足,沒有經歷過磨難的人,即使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不會感覺到無比的喜悅。因為,第一,他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順境沒有讓他體會到成功必須付出的艱辛。第二,沒有磨難作對比,沒有體會到折磨的痛苦,沒有心理落差,喜悅感就沒有那么強烈。
事實上,有這樣幸運的人,實在是少見。人們通常都是經過一番折磨、一番痛苦才能夠收獲成功。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只有經歷了生命中的冬天,經歷了生活無情的磨礪,才知道成功的不易,才能體會到獲得的喜悅。
唐僧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有人說,那只不過是神話。事實上,唐玄奘從中國陜西,徒步到印度去,經歷的艱難險阻、困難折磨,只會比神話中多,不會更少。他要穿越危險的叢林、干旱的沙漠,古代的交通不發達,他繞了很多彎路,歷經了很多坎坷,才到達印度,把印度佛法帶到中國來。與此相似的,還有著名的鑒真大師,他八次渡海,才到達日本。一次在海上遭遇風浪,導致他的一雙眼睛失明了。在日本大昭寺中,受萬人敬仰的鑒真大師,不是平白無故才會得到敬重的。日本人的傲慢世人皆知,他們能對一個平凡的中國人膜拜,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他歷經磨難把中國先進的佛法和建筑文化帶到了日本,因為他是堅強意志和善良本性的化身。
事實上,我們要獲得成功,歷經的艱難不會比他們多。因為,社會越來越進步,我們的條件越來越優越,只要我們堅持奮斗,就更容易獲得成果。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更加清醒,大家都在追逐成功、追求卓越。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商人要爭取大生意,幾年前就要開始準備,打通人際脈絡,收集情報,訓練人員,事事爭先。而為爭取更好的職位,職員們更是加倍努力修煉自己,比能力、比關系、比做事效率,人人爭先。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我們要想出人頭地,也不是隨便就可以做到的。在這過程中,誰更有遠見卓識、更有智慧,誰更早行一步,誰在面對折磨時更加冷靜、清醒,更早站起來,誰就能比別人有更多優勢,就能更快到達人生的巔峰。
人生中有很多苦難,但所有的苦難中,幾乎都藏匿著成長和發展的種子。在歡喜狀態時,人們通常不會自我反省,也沒有上進心。相反,在苦惱挫折的折磨中我們反而會經常進行自我反省,不斷進步,超越自己。因此,我們更易在憂患中得到進步、得到成功,而這才是真正的幸福和快樂的開始。
因此,沒有磨難,就意味著沒有進步。你沒有進步,別人卻在不斷進步中,你就會離成功越來越遠。因此,磨難的痛苦,反而意味著獲得的喜悅。我們要歡迎這種磨難,享受這種磨難,就像享受收獲一樣。
俗話說“餓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蜜不甜”,有了痛苦折磨的對比,收獲的喜悅才會更加顯著。如果我們一直沉浸在喜悅之中,反而不能夠體會到成功帶來的成就感、快樂感,我們的快樂就會打折。
人生總是先苦后甜,“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磨礪的痛苦,沒有苦寒的折磨,甚至連自然界都會失去它的魅力。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會更樂意體驗折磨的痛苦,體會進步、收獲帶來的快樂。有苦有樂,才是人生;有失有得,才能成就大業。
上一篇:十年寒窗,才能換來金榜題名
下一篇:及早重視孩子的情感要求并引導孩子學會表達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