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可以成為人生追求的正面價值嗎?
在主流意識形態中,享樂主義一直是貶義詞,“享樂”還勉勉強強可以算個中性詞,加上“主義”就完全貶義了。可是,追求快樂和享受快樂的感覺為什么就成了負面的價值,而不可以是正面的價值呢?
否定快樂價值的思想淵源來自幾個方面:
首先,這種思想傾向來自于宗教教義。多數宗教都是禁欲的,反對快樂的。因為追求快樂是人最自然的愿望,如果要讓人有負罪感,就必須反對人人都會有的欲望。至于為什么要讓人有負罪感,解釋在于:如果沒有負罪感,就不需要救贖。而宗教的功能主要在于救贖。
其次,貶低來自集體主義對個人主義的否定。碼頭工人哲學家埃里克·霍弗在《狂熱分子》一書中分析了群眾運動為什么會貶低人對快樂的追求和享用。
他指出:“它貶低歡樂和舒適,歌頌嚴格律己的生活。它視尋常享樂為微不足道,甚至是可恥的,把追求個人歡樂視為不道德?!蟛糠秩罕娺\動之所以會宣揚苦行理想,就是為了培養信徒對‘現在’的藐視。對五官之樂發動戰役,為的是撼動卷纏著‘現在’的頑強觸須。在色彩繽紛、氣壯山河的群眾大會的對照下,個人生活的慘淡和不值一文更形昭著?!币来巳酥?,對個人享樂的否定來自社會變革的激進派。他們對現狀不滿,希望改變秩序,積極投入改造社會的群眾運動。而那些以追求快樂為人生價值的人一般已經過上了比較舒適體面的生活,所以不思改變。
此外,對追求快樂的否定還來自啟蒙理性中的精神肉體的兩分思維,雖然啟蒙理性肯定了相對于神的人的價值,因此又被稱為人文主義,但還是會對人性做理性和非理性的區分、靈魂與肉體的區分,并且對理性和靈魂賦予更高的價值,同時會貶低非理性和人的肉體。享樂主義涉嫌過于耽于眼耳鼻舌口的享樂,因此得到負面的評價。
在我看來,追求快樂是人最自然的傾向,理應賦予正面價值。尤其在無神論把宇宙奧秘基本搞清從而已經成為全人類共識之后,追求快樂即對生命的享用,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唯一可能的生存意義、生存價值和生存目標??鞓愤@一價值應當被正名了。
上一篇:快樂與內疚
下一篇:快樂可否成為人生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