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自己謙虛的時候,就不是謙虛了
狂妄自傲的人,不管到哪兒都不太受人歡迎,而謙虛的人卻往往被人所尊敬。正因為此,謙虛就成了千百年來備受推崇的高尚品格。然而,在培養(yǎng)這種品格的過程中,很多人誤解了謙虛的真意。
美國心理學(xué)家盧維斯強(qiáng)調(diào),人們總是在某個思想誤區(qū)里去理解“謙虛”,認(rèn)為謙虛就是把自己想得很糟。當(dāng)有人問到一些問題或事情的時候,人們總是有意無意地說:“我也不太清楚;我也沒有把握;我盡量做得好一些吧;讓我來試試吧……”所有的這些措辭,都隱藏著一些“把自己想得很糟”的成分,似乎如果不這樣“謙虛”表達(dá)的話,就顯得過于自負(fù)。有時候,明明是自己知道的、能做到的事,也會故弄玄虛地“謙虛”一下,就怕被人扣上不謙虛的帽子。
這是謙虛嗎?墨菲定律告訴我們,意識到自己謙虛的時候,就已經(jīng)不是謙虛了。在盧維斯看來,謙虛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進(jìn)入一個忘我的精神境地,把自己所有的榮譽(yù)、成就、身份都暫時拋下,將自己置身于原點,做一個沒有拘束,也不虛假的人。
19世紀(jì)的法國著名畫家貝羅尼就是這樣的人。有一次,他到瑞士度假,當(dāng)他正專心坐在日內(nèi)瓦湖邊畫畫的時候,有三名英國女游客突然出現(xiàn),看到他在畫畫就湊過去,裝作很懂的樣子,指手畫腳地批評起來。一個說這里用色不好,一個說那里畫得不好。貝羅尼沒有生氣,而是按照她們說的一一做了修改,最后還跟這三個人道了謝。
第二天,貝羅尼因為臨時有事要離開,到車站的時候又碰到了昨天的那三名女游客,她們湊在一起在商討著什么。剛巧,那三名女游客也看到了貝羅尼,就招呼他過去,向他詢問:“先生,我們聽說著名的畫家貝羅尼正在這里度假,特地來拜訪他,您可知道他人在哪里?”
貝羅尼見她們打聽的正是自己,就向她們微微彎腰,回答說:“不敢當(dāng),鄙人正是貝羅尼。”三位英國女游客見狀,不由得一驚,再想到昨日的無禮行為,連話也不敢說,匆匆忙忙地紅著臉走掉了。
當(dāng)三名女游客對貝羅尼指手畫腳的時候,他沒有生氣,而是對畫做了修改。謙虛,就是這樣——完全不想自己。對我們而言,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明明知道卻裝作不知道,這不是謙虛,是不夠?qū)嵤虑笫恰W鲆粋€謙虛的人,要對自己不明白、不擅長的東西虛心學(xué)習(xí),對自己能夠完成的要盡力去完成,不因謙虛而推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jī)會。
上一篇:想要有所作為,就要對自己狠一點
下一篇:找東西最快的辦法,就是去找其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