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的人生,心靜也是心境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p>
大意是說: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國家;要治理好國家的人,要先整頓好他的家;要整頓好家的人,要先進行自我修養;要進行自我修養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養完善;自我修養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頓有序;家庭整頓好了,然后國家安定繁榮;國家安定繁榮了,然后天下平定。
遵從儒家思想的信條,我們應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實現平定天下的目標。盡管成功的機會少,失望的時候多,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最終一定能實現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有一個人,突然間得了一種類似中風的怪病。眼歪嘴斜,面部扭曲越來越厲害。于是他就到處求醫,但也沒遇良方,不能得到救治,非??鄲?。后來遇到一個修佛的老中醫,問他得病的原因:“你得病前是做什么工作的?”病人說:“我是個石匠,得病前接了一個工作,是給一個道場刻一些地獄里兇神惡煞、面目猙獰的小鬼,為了石刻的逼真,日夜思索小鬼的樣子。大夫,我是不是入魔了,才得了這?。俊?/p>
老中醫思考一下說:“佛家講,相由心生,身病好醫,心病難調。你這是心病,建議你回去后,繼續石刻,但只刻相貌莊嚴的佛像和菩薩像,越逼真越好。看看效果如何?!笔郴厝ズ螅婪üぷ?,不久病就好了,而且面貌也有了佛、菩薩清凈莊嚴慈悲的樣子!
修心補相之法,心善則面如菩薩,心惡則面如魔鬼。古人云:“相由心生。”無論是從佛學、玄學還是從科學的角度予以考證,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意為一個人的心理會呈現在外表特征之中。從內心入手,修心補相,自然會使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符合一定的規范或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一天早上,小和尚發現師父得到了6個饅頭,大師兄也得到了6個饅頭,只有他得到了4個饅頭。
小和尚覺得不公平,師父得到6個饅頭,他沒有意見,可大師兄也得到6個饅頭,不是跟師父平起平坐了嗎?不行,不行!
于是,小和尚找到師父,也要6個饅頭。師父說:“你能吃下6個饅頭嗎?”小和尚大聲說:“能!我要6個饅頭!”
師父看了看小和尚,把自己的饅頭拿了2個給了小和尚。不久,小和尚就把6個饅頭吃完了,吃得很飽。小和尚拍著肚子高興地對師父說:“看,6個饅頭我都吃下去了。我能吃6個饅頭,以后每天早上我都要像大師兄一樣要6個饅頭!”師父微笑著看著小和尚,說:“你是吃下了6個饅頭,但明天你要不要6個饅頭,還是等會兒再說吧!”
一會兒,小和尚覺得肚子脹、口渴,然后就去喝了半碗水。接著,小和尚的肚子比剛才更脹了,而且還有點痛。小和尚開始難受了,根本沒有辦法像平時那樣挑水、掃地和念經了。
這時候,師父對小和尚說:“平時你吃4個饅頭,今天你卻吃了6個饅頭,你多得了2個,可是你并沒有享受到這兩個饅頭的好處,相反,它們給你帶來了痛苦。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不要把眼光盯著別人,不要與別人比,不貪,不求,自然知足,自然常樂?!?/p>
小和尚點點頭,捂著肚子說:“師父,以后我還是吃4個饅頭吧!”
心境明澈,知足常樂!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不要總是將眼光盯著別人,不要與別人比,不貪,不求,自然知足,自然快樂??鞓吩醋詢刃?,痛苦亦源自內心,修身修口不如修心,只要心潛修好了,心境自然會敞亮開來。
啟示
浮世之中,總有許多人為追求物質享受、社會地位和顯赫名聲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憊不堪。他們怨天尤人、欲逃離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內心,不明白萬事以修心為先的道理。
上一篇:你總得不到所渴望的公平
下一篇:借助他人的智慧,達到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