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修《本草》
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著成《本草綱目》,說起來還有段生動的起因呢。
李時珍
離李時珍家不遠的地方,有個風光綺麗的雨湖,湖中出產各種鮮魚,湖邊不少人家就以打魚為主。漁民們有病,常來找李家大夫診治。
一天,李時珍正好到雨湖去,有個姓龐的漁民焦急地把李時珍請到家里。原來,老龐的妻子得了重病。李時珍見病人躺在破爛的棉絮里,幾乎沒有聲息,但切脈后,覺得沒有生命危險,便一面安慰老龐,一面問他用過什么藥。老龐回答說,昨天妻子感到不舒服,正好有個游醫走過,便請他開了張方子,不料服了藥,病勢反而變得嚴重了。
李時珍取過方子看了幾遍,認定沒有開錯什么藥,心想為什么服下藥后病勢反而加重了呢?于是,又叫老龐把藥渣子取來看。藥罐取來后,李時珍對著方子,撥開藥渣一味味地核對,忽然,他發現其中有味“虎掌”是方子上沒有的;而方子上有的“漏籃子”,藥渣里卻沒有。看來,肯定是藥鋪里抓錯了藥。
李時珍對老龐說:“這虎掌有大毒,怎么可以代替漏籃子呢。難怪服下去出了亂子!”老龐一聽火冒三丈,李時珍制止說,其實這也不能全怪藥鋪老板。《本草》藥書上說過,漏籃子又名虎掌,藥鋪老板以為兩種藥可以互用,幸虧發現得早,用些解毒藥就好了。
明代使用的是北宋末年唐慎微主編的本草藥書,其中就把“漏籃子”又稱為“虎掌”。這件事使李時珍很久都難以忘懷。他對父親說,自己要編寫一部新的《本草》。父親學識淵博,告訴李時珍,重修本草乃歷來醫家藥師之宿愿,只是靠私人的力量是辦不到的,許多舊“本草”,都是歷代歌舞升平之時皇朝官家修成的。他勸李時珍打消這一念頭。
但是,李時珍并沒有被困難嚇倒,后來他經過27個春秋,終于編寫了一部新的《本草》,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本草綱目》。
上一篇:積小流成江海
下一篇:聰明的阿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