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瑜《【越調】小桃紅》題解|注釋|鑒賞
李伯瑜
李伯瑜,元代散曲家。生平不詳。今存散曲小令〔越調·小桃紅〕《磕瓜》1首,《太和正音譜》“詞林之英杰”中列有其名。
【越調】小桃紅
磕瓜
木胎氈襯要柔和①,用最軟的皮兒裹。手內無他煞難地,得來呵,普天下好凈也應難躲②。兀的般砌末③,守著個粉臉兒色末④,諢廣笑聲多⑤。
【題解】
本支曲子為詠物之作。磕瓜又叫皮棒槌,原是參軍戲后來是雜劇中滑稽戲里所用的道具。演出時,副末向副凈發(fā)問,并常常用磕瓜打他,在打諢與打逗中引觀眾發(fā)笑。曲中首先描摹磕瓜的形狀構造,接下再現使用磕瓜演出時的場景,最后敘演出時的效果。這支曲子對我們了解元雜劇演出時的情景,提供了形象的材料,因而它的戲劇史料價值很高。
【注釋】
①“木胎”二句——意謂用木作胎,裹上毛氈,外面再包上最柔軟的皮子。
②好凈——副凈。
③兀的般——這般。砌末,道具。
④粉臉兒色末——臉上涂上粉的副末。
⑤諢——即打諢,說可笑的話逗樂;諢廣,即笑話多。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珠簾秀《【雙調】落梅風》題解|注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