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823
查爾斯·蘭姆代表作《伊利亞隨筆集》(Essays of Elia)中的一篇佳作。蘭姆以一種父愛的情感描繪了倫敦城里掃煙囪的男孩,對他們低微的工作充滿敬意。掃煙囪的孩子渾身沾滿灰燼,在煙囪里工作時發出小麻雀一樣的聲音。通過這個類比,作者讓讀者感受到孩子們的瘦小和身上灰蒙蒙的顏色,意識到他們需要同情和關心。蘭姆進而指出人們可以從年輕的掃煙囪者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尤其是耐心。文章對掃煙囪者的生活進行了浪漫化的描述:孩子們相信自己的工作有著崇高的目的,受到許多人的尊敬。他們不知道危險的存在,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社會階層上的卑微地位。接著,蘭姆介紹了掃煙囪男孩們心儀的食品,一種用甜木煮出的水混合糖和牛奶做成的早餐。雖然常人的胃難以消化此類“美味”,掃煙囪的孩子們卻樂此不疲,對著“美食”露出幸福的笑容。由此,作者聯想到冬天的某次經歷。他在路上滑倒,恰巧被一個掃煙囪的男孩看到,逗得他大笑不止。這種真心的笑不包含任何惡意,在作者眼里,男孩露出的潔白的牙齒就像黑夜中閃爍的銀邊,仿佛象征著他們身上隱藏著的高貴血統。蘭姆因此又想起發生在城堡里的一樁軼事:在半天的搜索未果后,人們在床單下找到了呼呼大睡的掃煙囪男孩。他可能是勞累過度,以至于做出了這樣出格的事。但是蘭姆卻有著不同的解釋:男孩可能是貴族丟失的后代,城堡里華麗的裝飾和柔軟的床單喚起了他童年的回憶,不由自主地躺到了床上。最后,作者回憶了他的朋友懷特為掃煙囪者舉辦的慶典。城里所有的掃煙囪者都受到邀請,傍晚七點在史密斯費爾德集合,參加宴會。懷特幽默詼諧,他以各種理由向大家敬酒,營造了歡快的氣氛。可惜的是,懷特逝世之后,這種傳統也隨之消失。蘭姆的語言優美,文字有著音樂的和諧韻律,內容過渡自然,感情真摯熱誠。文章中引用了大量古典文學典故,敏銳的讀者會發現這些典故絕不是學究式的陳詞濫調,而是奇特、自然地融合在文章里。蘭姆研究的是人類的生活和性格,他的幽默和思考都發自內心,包含著真誠、憐憫、慷慨和真理。他的作品中沒有任何卑劣、低俗的思想,直到現代仍然是散文作品的典范。
上一篇:英國《《托拜亞斯和天使》》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抒情歌謠集》》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