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寬容自己討厭的人,卻無法原諒討厭自己的人
大千世界,紛繁復雜。人與人之間有著千差萬別,我們不可能喜歡所有人,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活在世上,我們總會不可避免地討厭一些人,也被一些人討厭著。但為了生存,又不得不跟自己所討厭的人、討厭自己的人相處。
原本關系就不是很融洽,遇到分歧爭議的概率就更大了。倘若真碰到了不愉快的事,幾經(jīng)溝通之后,我們往往能夠寬容那些自己討厭的人,卻很難原諒那些討厭自己的人。
仔細想想,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你可能也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事實。但是,很多人難以理解,明明都是與“討厭”相關的,都是與自己相處不太愉悅的人,為何在處理糾葛時,選擇和感受截然不同呢?這還要從兩種“討厭”的心理意義來進行討論。
從心理學上分析,我們之所以討厭某個人,是因為他身上有一些自己難以忍受的缺點,或是他們的相處方式讓我們感到不舒服,亦或者給自己留下了很不好的第一印象。這些缺點和問題影響了我們,讓我們感到不愉快,但這畢竟不是我們自身的問題,因而不會給我們造成長期的困擾。所以,原諒他們就顯得容易一些,甚至有些問題在相處久了之后會自動消除。與此同時,當我們原諒對方的時候,也會覺得自己的品行修養(yǎng)夠好,會萌生一種優(yōu)越感和愉悅感。
對于那些討厭我們的人,情況就不一樣了。我們會打心眼里認為,他們是故意跟自己過不去,故意抓著自己的短處和缺點不放,總在無情地否定我們,不考慮我們的感受和尊嚴,刺痛了我們的內(nèi)心,打破了我們的心理防御,讓我們的缺點和問題暴露出來,長期忍受著折磨。有時,我們甚至會猜測,他們在暗中說我們的壞話,因而更是厭惡有加。所以,在跟這些人發(fā)生矛盾后,要選擇原諒就變得很難。
解釋之后,你可能也會發(fā)現(xiàn),討厭的原因大部分都是主觀的。在遇到對峙的問題時,我們其實要冷靜、理智一點,先判斷一下對方是不是存在誤會,然后再確認對方說的是否屬實。如果問題在于自己,就要反思如何改正;如果問題是子虛烏有的,那也不必接別人扣來的帽子。這樣的話,就不會因為自己被他人討厭而感覺受到了多大的傷害。
上一篇:成功的背后,必是百轉千回的磨礪
下一篇:找到與對方的共同之處,就有成為朋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