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也需要幻想著
春秋時代魯國有一個著名的能工巧匠名叫公輸班,人們尊稱他為魯班。有一次,魯班用木塊和竹片精心設(shè)計制成了一只鵲鳥。只要一開動機關(guān),這只木頭鳥兒竟像活的一樣,拍拍翅膀就飛上天空。飛啊,飛啊,它在天上整整翱翔了三天都沒有落下來。滿城的軍民百姓無不仰頭喝彩。
過了兩天,他的好朋友,也是當(dāng)時很有名的思想家墨子來看望他,兩個人都顯得格外親熱,彼此滔滔不絕地訴說著自己的成就。
當(dāng)魯班說到自己用木料做的鵲鳥時,墨子卻對魯班說:“你做的這只鵲鳥,根本不算巧。”
“什么?”魯班很生氣,“這還不算巧!”
“是啊!這只鵲鳥還不如馬車軸上的木銷子。”
魯班一賭氣,眨眼工夫就砍出一個三寸的木銷,便拿給墨子看。墨子看到魯班做的木銷說道:“你做的木銷能夠承載50石重的貨物,而你煞費苦心做的鳥兒有什么用處呢?”
“這個……”魯班答不上來了。
“因此,”墨子說,“任何一種工作,凡對人民有利的就叫作巧,對人民無利的,就叫作拙。”
墨子以功利眼光看問題,人類需要講實際的人,也需要幻想家、理想主義者。
上一篇:人生最大的財富
下一篇:體會心靈深處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