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探索學習的奧秘
6歲孩子在進入一年級開始學習之后,發現一年級的學習模式和幼兒園是截然不同的。在幼兒園里,孩子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吃喝玩樂,和老師一起做游戲,和同學一起愉快地相處,但是在進入一年級之后,他們會發現自己學習的主要任務變成了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有些孩子的接受能力比較強,能夠很快地掌握知識,所以學習起來還是相對輕松的,但是有些孩子的學習能力相對比較弱,對于老師教授的知識,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理解和消化,又因為被老師催促,或者因為沒有完成學習任務而被老師批評,那么他們就會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甚至因此而不喜歡上學。作為父母,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生活,要和孩子一起探索學習的奧秘,發現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夠培養孩子在學習方面的內驅力,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學習。
有些父母對于孩子的學習采取放任不管的態度,他們覺得既然已經把孩子送到了學校,老師就應該對孩子的學習全權負責,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老師畢竟只有在每天上課的時候才會與孩子接觸,而且學校里設置了不同的課程,這樣一來,每個老師與孩子的接觸的時間都是有限的,甚至非常短暫。明智的父母知道自己與孩子接觸的時間才是最長的,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激發出孩子對于學習的樂趣,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信心。
9月,小寶背起書包去了學校,轉眼之間就到了10月1日。小寶放完國慶長假之后,怎么也不想去學校上學了。在7天長假期間,媽媽每天都在催促他寫作業,他卻總是敷衍了事,坐在書桌前,看似是盯著作業本,實際上卻神游物外,結果7天過去了,那么少的作業他連一半都沒有完成,眼看著馬上就要開學了,這可怎么辦呢?
開學的前一天晚上,小寶發愁得生了病,他對媽媽說:“媽媽,我的頭很疼,明天可以不去學校了嗎?”媽媽當然知道小寶的心思,因而對小寶說:“那可不行啊,除非拿著醫院開的病假條,才能去學校請假,否則你一定要去學校。小朋友輕傷不下火線,學習每天都需要連貫地進行,如果你不去學校,別的小朋友都在學習,你就會落下很多知識,那么要想追趕上其他小朋友就很難了。”聽到媽媽的話,小寶的眼睛里含著眼淚說:“但是,我的作業還沒有完成呢!”媽媽非常地驚訝說:“哦?這次可有7天的假期啊,難道有那么多的作業,7天都寫不完嗎?”小寶羞愧地低下頭,說:“不是的。作業并不需要寫那么長時間,但是我每天只寫一點點,所以到現在還沒有寫完。老師一定會批評我的,這可怎么辦呢?”
媽媽看到小寶有悔改的意思,趁此機會教育小寶:“小寶,每個小朋友都要寫作業,這是因為寫作業可以幫助你復習當天學習的內容,讓你學到的知識得到鞏固。不然,你今天學了知識,明天就忘記了,那不等于白學了嗎?所以,作業可是很重要的!這樣吧,到明天開學還有一個晚上的時間,現在才晚上7點,媽媽今天晚上允許你晚一點睡覺。我相信,你寫到晚上10點的時候,一定能把作業完成,但前提是你要非常專心地快速完成作業,千萬不能三心二意喲!”小寶點點頭,媽媽在旁邊陪伴著小寶,小寶拿起筆來刷刷地寫著。果然,才9點半的時候,他就把作業寫完了。媽媽對小寶豎起大拇指說:“看看吧,小寶!你是非常有潛力的!如果你在剛放假的時候就這么專心地寫作業,我相信你第一天就能把所有的作業都完成,這樣接下來的6天假期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兒了,不用惦記關于學習的事情。下一次放假,你知道應該如何度過假期了嗎?”小寶看著媽媽點了點頭。
很多孩子都發愁寫作業,尤其是6歲的孩子,他們手部的力量還相對比較弱,因而不能完成大量的作業。在孩子對學習和作業感到發愁的時候,父母要做的是引導孩子,教會孩子合理地安排時間,高效地完成作業。這么做,既可以避免孩子因為學習的問題而抵觸學校,也能夠引導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探索學習的奧秘。
在學習中遇到難題的時候,父母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否則就會使孩子養成依賴心理,一旦遇到困難就去求助于父母,那么漸漸地,他們的腦子就會越來越懶得動。明智的父母會培養孩子積極對待學習的態度,當孩子發現在學習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父母不會代替孩子去解決難題,而是會引導孩子進行積極的思考,讓孩子能夠自主地解決難題。這樣孩子才能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也會越來越愛上學習。
導致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是多種方面的,作為父母,不要一味地斥責孩子排斥學習,而是應該積極地尋找孩子厭學背后的原因,這樣才能夠有的放矢地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也才能夠卓有成效地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讓孩子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大多數孩子之所以厭惡學習,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發現學習的樂趣。正如有一位名人所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孩子會積極主動地去做。反之,對于自己討厭的事情,哪怕是被父母強迫著去做,孩子也不會全身心投入。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真正地熱愛學習,就要引導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也要激發孩子對于學習的熱情。例如,孩子認識了更多的漢字就可以自己閱讀繪本;孩子學會了數學計算,在和媽媽一起去超市的時候,就可以給媽媽算賬,看看購物需要花費多少錢。當父母給孩子提供機會,讓孩子學以致用,孩子對于學習的熱情就會空前高漲。
首先,培養興趣是需要過程的,要想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父母切勿急功近利,也不要著急,而是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引導他們學習知識。很多知識都是非常枯燥和乏味的,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在進行重復的抄寫、記憶和背誦,父母就更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中有趣的事情。
其次,父母要多多表揚孩子。尤其是在孩子有進步的時候,父母要看到孩子點點滴滴的進步,給予孩子慷慨的表揚。很多父母都覺得學習是孩子理所應當做的事情,就像父母每天都要工作,努力辛苦地掙錢一樣。殊不知,孩子才6歲,他們的自覺性可沒有那么強,而且自控力也很弱。如果父母讓孩子只憑著自控力就堅持學習,那么一定是很難的。孩子很看重父母對他們的評價,當孩子在學習上有良好表現的時候,父母要多多地表揚和鼓勵孩子,從而激發孩子對于學習的興趣。
再次,父母要寓教于樂,以積極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每個孩子天生就喜歡玩游戲,這是孩子的天性,如果父母能夠把學習融入游戲之中,讓孩子通過游戲的方式愛上學習,那么就能一勞永逸,使孩子對學習非常感興趣。此外,孩子也會因為充滿好奇心,嘗試不同的游戲方式,堅持學習。在此過程中,孩子的學習力得到激發,學習熱情得到增強,所以他們會更加熱愛學習。另外,通過游戲的方式,孩子們還可以驗證自己掌握的各種知識,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最后,父母要幫助孩子對學習保持新鮮感。很多學校教授孩子的方式就是填鴨式教學,老師會把課本上的很多知識灌輸到孩子心中,讓孩子通過反復的記憶得到強化,時間長了,孩子未免會覺得非常枯燥乏味,因而也會產生厭倦的情緒。如果父母能夠利用孩子學校之外的業余時間發展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愛好,也可以通過各種有趣的方式,強化孩子對知識的掌握,這樣孩子就能夠保持對學習的新鮮感,他們當然愿意持續地學習。此外,學習知識還可以讓孩子懂得更多的道理,也讓孩子拓寬視野。對孩子來說,這都是非常寶貴的成長經驗。
曾經有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哪怕是那些學霸級的孩子,也并不是真心地喜歡學習,更不會非常主動地完成作業。區別在于,有些孩子具有很強的自控力,知道自己通過學習要實現怎樣的目的,而有些孩子的自控力很差,他們并沒有把學習與自己的其他方面聯系起來。所以,父母很有必要讓孩子明確學習的意義。6歲的孩子已經比較懂事了,也能聽懂父母的話。當他們知道學習事關重大,也知道學習會給他們帶來成長和進步的時候,他們就會從被動學習到積極主動地學習,也就能夠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加樂意堅持學習。
上一篇:合理規劃金錢,才能享受自由和快樂
下一篇:和孩子開展關于性知識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