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保留了那一份童真?
5月的尾巴隨時間悄悄逝去,迎來的是6月嶄新的清晨。這天陽光和煦,雨后的天空格外晴朗,幾只鳥兒掠過頭頂,傳來嘰嘰喳喳的叫聲,給這安靜的小巷子里帶來了一絲生機。
此時的陳辰一個人在淺淺的水洼里踱步,他踢開腳下的一顆石子,只見水花肆無忌憚地濺到了墻壁上,形成了一個個水滴形狀的斑點。看得出他正在為什么事情而煩惱。
前不久,市內舉行了一場六一兒童節作文評選大賽,熱愛寫作的陳辰一時興起寫了一篇名為《成長的意義》的文章,但是礙于自己不尷不尬的年紀,他遲遲沒有報名參加這個比賽。而今天正是投遞稿件的截止日期,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還要再等一年,所以,他左思右想也沒有拿定主意。
“還是參加吧!”陳辰走到教室里坐下,對自己說,“畢竟機會難得,一旦錯過了,說不定以后會后悔。”但與此同時,他的腦子中又出現了一個“小惡魔”,只聽“小惡魔”道:“喂!你都已經14歲了,已經不是小孩子了,認清事實,你距離‘兒童’這個詞已經越來越遠了,為什么要和兒童一爭高下呢?”
“唉!”傷透腦筋的陳辰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想把這些煩惱甩到腦后,但是他那一張愁容滿面的臉,還是被坐在他前面的男生看到了。這位臉上長滿雀斑的男生名叫丁浩威,說來也巧,兩個人雖然愛好不同,但卻因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所以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
丁浩威把書包里的書本拿出來放到書桌里,輕描淡寫地開了一個玩笑:“怎么了,難道是今天的早餐不合你胃口?”
“才不是呢,”陳辰苦笑一聲,“我又不是小孩,怎么可能會為了那種雞毛蒜皮的小事煩惱呢?”
“這么說來,你是為了大事而煩惱了?”丁浩威挑挑眉,順著陳辰的話道。
見自己說漏了嘴,陳辰無奈地用手拍了一下腿:“算了,其實告訴你實話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在想,我究竟應不應該參加六一兒童節作文評選大賽,如果參加,我擔心自己的年紀過大,被別人笑話;如果不參加評選大賽,我又怕自己會后悔。”說到這兒,陳辰長嘆一口氣,“唉,我真的好糾結。”
“這點小事也算大事?”丁浩威的口氣中帶著一絲不解,“要我說,這根本就不是事兒。想參加就參加,不想參加就不參加,多簡單的一個道理啊!再說了,參賽者的年紀限制在16歲以下,你現在只有14歲,為什么要因為這件事情而苦惱呢?”
“可是我已經長大了,”陳辰說出了自己的顧慮,“雖然年齡限制在16歲以下,但是我覺得14歲的我已經不再是兒童,是一個有擔當的青少年了。”
“誰說青少年不能保留心中的那一份童真?”丁浩威反問道,“難道過了幼稚的年紀,就一定要變得循規蹈矩,像老人一樣過閑云野鶴的生活嗎?”
丁浩威的一句話讓陳辰啞口無言。沒錯,有誰規定人一旦感受到了責任與壓力,就一定要忘記那最初的純真與童趣呢?
這時,丁浩威從書包里拿出了自己新買的水性筆,水性筆的外殼是藍色的,筆帽是大大的超人,他說:“你看,這是我新買的水性筆,雖然看起來很幼稚,但是我特別喜歡,我覺得即使已經過了兒童時期,我也有權利喜歡充滿童趣的東西,因為它會給我帶來快樂,不是嗎?”
陳辰把這支筆拿到手上,可愛的圖案和獨特的設計讓他愛不釋手,他問道:“你在哪里買的?我也想買一支一樣的。”
“如果你喜歡,這支筆就送給你,”丁浩威大方地說,“商店離我家很近,我可以放學后再買一支。”
說也奇怪,一支小小的水性筆竟然讓猶豫很久的陳辰下定了決心,只聽他喃喃自語:“對呀,誰說作為一名青少年,就一定要忘記心中的那一份童真呢?看來,我對成長的理解還不是很全面,我應該重新寫一篇文章來參加這次的作文評選大賽了。”
陳辰有話要說
成長的意義
每當看到相冊里那一張張彩色的照片,我就會回想起我的童年。
每當放學后,我就會和小伙伴們樂此不疲地把泥巴滾成球,看看誰滾的泥球最大、最結實,但是現在,那條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就連門口的那棵總在風雨中搖曳的小樹苗,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被移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棵看起來既陌生又熟悉的楊柳。
在此之前,我從來都沒有想過,有一天泥巴和小樹苗會離我遠去,我也從來沒有想過,在幾年之后,我漸漸懂得了成長的意義——原來成長是一件幸福而又苦澀的事情。
在前進的道路上,我時不時地想要回頭張望,我很懷念那段美好的時光,那無憂無慮的純真歲月。盡管那時候的世界不像現在這樣繁華與炫目,但卻承載了我最暖的回憶。我不禁想要回到過去,但是與此同時,現實告訴我,人生的每一步都有它存在的意義,童年是純真的,可這并不代表長大之后你就會失去那份純真。
沒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漸漸地意識到了這一點,起初的我會因為成長而煩惱,我害怕成長會帶走我的青春,帶走我藏在心里的夢,但是現在,我發覺無論在什么時候,只要我想,我都能找回那個最初的自己。
如今,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就會想一想那個喜歡在家門口玩泥巴的小男孩,他天不怕地不怕,即使跌倒了也不會哭,每當想到這里,我就重新充滿了希望。
現實告訴我:保留心中的那一份童真,就是成長獨有的意義。
上一篇:你不是冒險家,但要有一點冒險精神
下一篇:你沒有超能力,你無法改變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