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比較任性的孩子?
(1)造成孩子任性的原因
很多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很任性,脾氣倔強,一不滿意就大哭大鬧或者和父母對抗,根本不和父母配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的任性呢?其實造成孩子任性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從家庭環境方面來講,主要有下面幾類:
第一,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一般是好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要什么馬上滿足孩子,孩子就是家中的小太陽,只要孩子說出口,家長就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長此以往,孩子覺得家長為自己所做的是理所當然的,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很難考慮別人的需求。遇到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大哭大鬧,甚至以不上學,不吃飯,不睡覺威脅父母,家長會想盡一切辦法,不惜放棄自己的需求去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有時候會在街上看見已經長得很壯實的小朋友還要讓老人背著,如果不背,就坐在路邊上大哭,老人一看孩子哭就心軟了,趕緊背起孩子來,孩子則在老人的背上破涕為笑。
第二,家庭教育觀念不一致。很多家庭中家長教育子女的觀念不同,尤其是三四世同堂的家庭,往往在教育孩子時,大家各抒己見,甚至是一個在管,另一個就庇護。個別的家庭當媽媽在管教孩子時,老人馬上出來反駁孩子的媽媽,甚至跟孩子媽媽發生沖突。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孩子很容易變得任性固執,因為孩子有了自己的保護傘,更加不聽從道理和管教,一味任性到底了。
第三,家長對孩子過分粗暴。有的家長使用棍棒政策,對孩子非打即罵,不顧孩子的自尊。孩子無論對錯,只要不合家長的意,家長不問青紅皂白就是亂批亂打一通。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要么是逆來順受,毫無主見,要么就是骨子里極其叛逆,形成反叛的性格。家長總是頭痛:為什么我這么嚴格,孩子還這么任性不聽話呢?其實,家長根本不知道,這樣粗暴的做法只能讓孩子在任性的路上越走越遠。
第四,其他原因。比如遺傳因素也會給孩子的性格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孩子本身受自制力的限制,不太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反復無常,也是在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
從心理學上來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一個心理反抗期。從成長的規律來看,0~6歲期間,孩子會經歷“執拗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完美敏感期”“情感敏感期”等各種敏感期,在這期間孩子的需求如果得不到合理滿足會變得非常任性,有時候在家長看來都不可理喻,實際上這是孩子成長所需要的一個過程。所以說這時候孩子的任性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家長要給予尊重接納和合理滿足。
(2)對待孩子任性的辦法
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任性。根據國外一些行為科學家的研究,如下方法可供家長選用。
第一,強制休息片刻。對于又蹦又跳的孩子,作為懲罰,可采取把孩子帶進另一間小屋,讓他脫離使之興奮的環境,兩眼冷靜地審視他,強制他休息片刻。
第二,轉移注意力。如果孩子愛在客人面前扔東西,不妨在屋里門上設一只尼龍靶盤,當客人來時,征得客人的同意,大家一起投擲,看誰扔得準。這樣既滿足了小孩的表現欲,又使孩子從游戲規則中學會約束自己,使無序的亂動遷移成有序的競賽。
第三,一個輕柔的暗示。如果孩子正在撥弄電視機音量,你千萬不要大聲叫罵,不妨在他眼前做一個輕輕走動的動作,再問他:“你知道,媽媽最喜歡怎樣看電視?”然后引導他把音量放小,問他:“為什么媽媽喜歡這樣做?”
第四,培養自我管理的意識。任性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平時注意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識,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讓孩子把玩過的玩具放進柜里,睡覺起床后把小枕巾蓋在枕頭上等,久而久之,他會學會約束控制自己,能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習慣。
上一篇:如何對待殘疾兒童?
下一篇:如何對待比較自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