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別有歡喜事 向上應無快活人
今天的會場洋溢著青春的氣息。一走進來,我就被你們的純真、快樂和自信所感染。
別看我滿頭白發,我也曾經年輕。55年前剛上大學時,跟你們的年齡差不多。那時還沒有擴招,一個村子出不了幾個大學生。走進大學校門,興奮了好多天!
中文系輔導員郭雙城老師送給我兩句話:
“心中別有歡喜事,
向上應無快活人。”
后來書看得多了,才知道這兩句話的知識產權屬于唐代詩人白居易。“歡喜”是佛家詞語,指的是心靈的愉悅,它與肉體的“快活”是兩個概念。按照星云大師的解釋,一個人心中別有向往、別有追求、別有期許,就會放棄許多世俗的“快活”,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從而達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從古到今,許多人喜歡這兩句詩。清末民初書法家、篆刻家吳昌碩以這兩句詩為題材,創作了一副篆書聯。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同志的秘書田家英在杭州西泠印社看到這件作品,愛不釋手,便買了下來,掛在家里,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心中別有歡喜事,向上應無快活人!”今天我把半個世紀以前輔導老師送給我的這句話轉贈給你們。50年后,你們事業有成,“返校日”也許會聚在一起。希望你們中間有人還能記起這句話。讓我們用一百年時間,共同講述一個鄭州大學“薪火相傳”的故事。
衷心祝愿大家珍惜大學時光,為了明天,為了理想,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本文是2015年9月13日在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附:“心中別有歡喜事,向上應無快活人”出處
白居易詩二首
歡喜二偈
得老加年誠可喜,當春對酒亦宜歡。
心中別有歡喜事,開得龍門八節灘。
眼暗頭旋耳重聽,唯馀心口尚醒醒。
今朝歡喜緣何事,禮徹佛名百部經。
對酒勸令公開春游宴
時泰歲豐無事日,功成名遂自由身。
前頭更有忘憂日,向上應無快活人。
自去年來多事故,從今日去少交親。
宜須數數謀歡會,好作開成第二春。
上一篇: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大學該怎么讀》一書出版背景介紹
下一篇:必須有一個中心去維持讀書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