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四皓墓》陜西名勝簡介
在商洛市商州區西郊牛家斜,距老城區3里有余,今新市區中。四皓墓,據《雍勝略》所記:“在縣(指商縣,今商州區)西4里金雞原下。”坐鹿蹟村。據《通志》記載:“有四皓冢,冢前有廟,廟有古今碑刻。”
據《羅泌四皓辨》云:“所謂四皓者,園公一,綺里季二,夏黃公三,甪(一作角)里先生四也。”據《史記·留侯世家》索隱引《陳留志》說“園公,姓庾,字宣明,居園中,因以為號。夏黃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里修道,故曰夏黃公。甪里先生河內軹人,太伯之后,姓周名術,字元道,京師號曰霸上先生,一曰甪里先生”。
據《關中勝跡圖志》記載:或云為秦博士,世亂乃隱,故園稱陳留。轉《風俗傳》云:園公為秦博士,避地南山。漢祖之起,聘禮不就。惠帝立,以為司徒。轉《陳留志》則云:園公名庾,字宣明,襄邑人,始居園中,因號園公。或云姓周名秉。《風俗通》云: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里,愛號夏里黃公。甪里先生,則秦伯之后,姓周,名術,字元道,京師謂之霸上先生,甪里亦其號耳。
史載,漢高祖劉邦得天下,曾詔四皓出山佐朝,敦聘不至,未允其請。后高祖欲廢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呂后甚急,請教張良以謀對策,良曰:上欲廢太子,恐太子無能繼承帝業,若重禮聘四皓臨京,輔佐太子,則可解上之憂矣。若能以四皓為客,時時入朝,會上見之,則必異問,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呂后從其計,于是卑詞安車,迎四皓于高車山(商洛市南郊),抬其進京,與之同游,伴劉盈入朝,陪太子拜見高祖。高祖見四皓衣冠甚偉,驚曰:吾求公數歲,公避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 四皓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高祖大悟曰:吾兒羽翼成矣。決定不廢劉盈,也不改立趙王如意。劉盈即位,是為漢惠帝。張良此謀成功,呂后甚為滿意,四皓由此聲名更重。
四皓死后,葬于此地(一云此地系衣冠冢) ,位于州治之西,丹水之陽,墓前建祠,當地稱之四皓廟,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商州知州張士讓立商山四皓石碑一通,古趣盎然。
唐李白《商山四皓》詩云:《四皓墓》古詩句出處:
白發四老人,昂藏南山側。偃塞松云間,冥翳不可識。
云窗拂清靄,石壁橫翠色。龍虎方戰爭,於焉自休息。
秦人失金鏡,漢祖昇紫極。陰虹濁太陽,前星遂瀹匿。
一行佐明圣,歘起生羽翼。功成身不居,舒卷在胸臆。
窅冥合元化,茫昧信難測。飛聲塞天衢,萬古仰遺跡。
附秦四皓先生《紫芝歌》,亦稱《采芝操》,詩歌曰:《四皓墓》古詩句出處:
昊天嗟嗟,深谷逶迤。樹木莫莫,高山崔嵬。
巖居穴處,以為幄茵。曄曄紫芝,可以療饑。
唐虞往矣,吾當安歸。
上一篇:《商洛·商山書院》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延安·宜川縣·壺口瀑布》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