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陳倉城故址》陜西名勝簡介
在寶雞市。陳倉城故址原有兩城,一曰上陳倉,在寶雞市臥龍寺車站西北;一曰下陳倉,在寶雞市十里鋪之東。上陳倉城為春秋時代秦武公(前697—前678年)所筑,城內有羽陽宮;下陳倉城為三國時魏將郝昭所筑,是為戰爭的要地,魏為防蜀相諸葛亮進入關中,建此城以拒之。這里是漢中和關中的交通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陳倉城內有祀雞臺,俗稱“斗雞臺”,為秦文公所筑。文公在位50年(前765—前716年),筑臺當在此期間,是為了祭祀雞峰山上的石雞所建。
陳倉城西有陳倉峪,其地前凸后凹,可伏兵馬,暗度陳倉的戰計,就發生在這里。
漢劉邦元年(前206年),劉邦以韓信為大將,韓獻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先以少數兵丁加緊搶修棧道(今陜西褒谷、斜谷由漢中通關中眉縣之路),佯以此路打入關中而東征,此謂“明修棧道”,用以迷惑楚項。項羽部下雍王章邯得此軍情,果然重兵固守棧道北口,以防漢軍。然而劉邦、韓信卻暗地里引軍西度陳倉,出其不意殺入關中,打敗章邯軍,不到三月,平定了項羽在關中所立的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奪取了肥沃的關中盆地,取得了戰斗的勝利。也給爾后的楚漢戰爭打下了穩固的后方支前基地。后來,漢王東征,擊敗項羽,奪取了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因此,人們常引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成語,以示軍事上之聲東擊西、示假而隱真的作戰之法。
而今,上陳倉城遺址猶存,羽陽宮還留有遺跡;下陳倉城雖然早已頹廢,但還保留城墻殘跡,陳倉峪高屋建瓴的地形依然如故。兩遺址內還出土許多秦、漢文物,據陳直《秦漢瓦當概述》載,1940年寶雞東關修鐵路時,挖掘出瓦當萬余片,以“千歲”為最多,“萬歲”次之,“千秋”僅十余片;“千歲”又分粗細兩種篆文。
上一篇:《漢中·南鄭縣·陸游紀念館》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寶雞·鳳縣·陳倉故道》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