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三晉土·晉南之旅·薛仁貴寒窯·名將垂青史寒窯傳至今
在山西河津縣修仁村北,有一處古跡,多少年來總是吸引著各地游人。這古跡非樓非塔,而是一孔“寒窯”。寒窯之所以名噪天下,是因為它是唐朝名將薛仁貴的故居。
提起薛仁貴的寒窯,當?shù)氐娜藗儽銜v起薛仁貴的身世以及他生活中的一段軼事。傳說,薛仁貴出身貧寒,很早就死了爹娘,他一個人四處流落,還是填不飽肚子。十八歲那年,他給爹娘上了墳,就要去尋短見。后來被一個貨郎從柳樹上救了下來,帶回了家。貨郎介紹他去黃村富戶柳員外家當雇工。在柳家,薛仁貴干活力大如虎,一人頂仨,柳家人都看重他。一個寒冷的冬天,薛仁貴穿著單薄的衣衫在院中掃雪,被柳員外的女兒柳英環(huán)看見,柳英環(huán)心中早已喜歡上薛仁貴,此時,她拿出一件綠衣衫,給薛仁貴穿上。此事不久被柳員外發(fā)覺,柳員外氣急敗壞,逼女兒自盡,家中奶媽設計救了柳英環(huán),引她從后花園逃出家門。薛仁貴也逃出柳家,兩人在古廟相遇,隨后一起到了修仁村。一貧如洗的薛仁貴只得在村后土崖上挖了一孔土窯,與英環(huán)成了家。從此,兩人相依為命,柳英環(huán)去汾河灣挖野菜,薛仁貴去汾河灣打雁。據(jù)說薛仁貴打雁用的是一張有200斤拉力的強弓,只要他張弓拉弦,飛得再高的大雁也會當即落地。在汾河灣,薛仁貴練就了一手好箭法,為他日后從軍殺敵屢立戰(zhàn)功創(chuàng)造了條件。
貞觀末年,唐太宗李世民親征遼東,薛仁貴應募入伍,在將軍張士貴帳下從軍。一次唐部將劉君昂在安地城被圍,薛仁貴前去援救。他“躍馬徑前,手斬賊將,懸其頭于馬鞍,賊皆懾伏”。從此薛仁貴名聲大振。唐軍進攻安地城時,他“自恃驍勇,欲立奇功,乃異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張弓,大呼先入,所向無前”,被觀戰(zhàn)的唐太宗一眼看中,立授薛仁貴為“游擊將軍”。顯慶二年(657),薛仁貴又領兵赴天山征討九姓突厥。大軍出征前,唐高宗拿出一副甲胄,令薛仁貴試射。高宗說:“自古以來,聽說善射者有能穿透七札者,你給我射透五重盔甲就可以了。”薛仁貴搭弓射去,果然把五重甲胄射穿了。此次與突厥十幾萬軍隊大戰(zhàn)中,薛仁貴單騎出陣,挽弓射箭,敵人應弦而倒,“發(fā)三矢,射殺三人”。突厥軍大驚失色,全線潰退。當時軍中很快傳出了頌揚薛仁貴的歌謠:“將軍三箭定天下,戰(zhàn)士長歌入漢關。”開耀元年(681),突厥又入侵邊陲,此時薛仁貴已六十八歲,唐高宗仍命他為都督鎮(zhèn)守西北邊陲,突厥人“素憚其名,皆奔散,不敢擋之”,邊地遂安。不久薛仁貴年老病卒。《舊唐書》第八十三卷有其傳記。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紹興之旅·紹興·名士多于鯽魚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南岳之旅·衡陽·吳三桂稱帝衡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