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大漠風·蘭州之旅·伏羲廟·伏羲出生地
坐落在天水市西關的伏羲廟,又名太昊宮。據《秦州志》載,此廟建于明正德年間,后多次遭地震毀壞,清代曾幾經修復,但大體仍保持著明代的建筑風格。1962年被列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水伏羲廟因相傳為傳說中的三皇之一的伏羲誕生地而聞名中外,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博士曾來此考察。
伏羲廟占地3700余畝,兩進三門,廟內建筑對稱整齊,布局嚴謹。屋頂皆飾以琉璃簡版瓦,里面雕梁畫棟,絢麗奪目。殿堂亭臺之間,古柏掩映,莊嚴肅穆。
主體建筑為高大宏偉的太極殿,殿內正中有手持八卦的伏羲氏泥塑彩繪坐像一尊;太極殿后為先天殿,內有神農氏像;殿旁有朝房、碑房、廡殿、鼓樂亭。廟東有池,池畔有亭,名“來鶴亭”。相傳過去曾有白鶴棲息亭上,故名。每逢農歷正月十六日伏羲誕辰,附近群眾紛至朝拜。
甘肅天水伏羲廟
黃河渭水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傳說古代的伏羲氏就生于渭水流域的天水一帶(古稱成紀)。伏羲亦作宓羲、包犧、伏戲、庖犧,又稱犧皇、皇羲。傳說他與女媧兄妹為人類始祖。唐代司馬貞輯述的《三皇本紀》說伏羲母親為華胥氏,履大人跡而生伏羲,為三皇之首。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觀天地之象,創八卦、歷法、文字,教人們結網,制造琴瑟,學習禮儀,從事漁獵農牧生產。天水縣三陽川境內的卦臺山,相傳即為伏羲觀天地之象、創造八卦之處。據《秦州志》載:(天水)“北三十里有八卦臺,臺之北環以渭。對山有龍馬洞,臺之東當渭水中流,有石焉,人稱分心石。中虛外實,其形如太極,與水浮沉,水縱大石若隨之。”這個地區,古代以蛇為圖騰,出土的彩陶上多繪有蛇狀圖案,石刻、磚雕和壁畫上也經常可以看到人首蛇身的伏羲像。出土文物與神話傳說相互映證。
上一篇:浩浩燕趙歌·承德之旅·朝陽洞·仙境一日人間百年
下一篇:清清滇黔韻·大理之旅·大理·傳統盛會“三月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