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蕪湖之旅·慈姥山·母愛動天地插筷變成竹
慈姥山,位于馬鞍山市北,俗稱吹鼓山。從江上望去,極似一只頭朝大江、俯伏江畔的貓兒,故又名貓子山。《文苑類聚》中《丹陽記》曾載:“江寧縣南四十里有慈姥山,積石臨江,種簫管竹。王褒《洞簫賦》所稱,即此竹也。其竹圓致,異于眾處。自憐倫采竹嶰谷,其后難此竹見珍。故歷代常給樂俯,俗稱為鼓吹山。”
此竹又叫慈姥竹,說來還與梁昭明太子有關。清代曹廷襄《昭明讀書堂》一詩云:“人間龍種有昭明,生長蕭梁卻異情。不愛佛學愛書籍,乃與武帝同一誠。金陵已有讀書處,文選樓向邗江著。慈姥磯頭竹韻清,書堂鼓吹相為助。……梁家事業已銷亡,昭明姓字傳芬芳。但看古來盛名下,千秋大業在書堂。”
詩中講到昭明太子與父親梁武帝不和,為了一心求學讀書,來到吹鼓山上,修建讀書閣,其母專程從金陵趕來,試圖說服兒子同返金陵。太子道:“如你將筷子插入土中,能長出竹子來,我就隨你回去。”這本是不可實現的事,卻因母愛的真摯偉大感動天地,筷子插入土中真的長成竹子。這就是慈姥竹,吹鼓山因之成了慈姥山。有人據此寫詩道:“皇母適江左,擁子喜且泣。母愛動天地,插筷變成竹。”唐李白也曾作《慈姥竹》:“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不學蒲柳凋,貞心常自保。”
上一篇:赫赫三秦魂·西安之旅·西渭橋·此地亦為斷腸處
下一篇:浩浩燕趙歌·滄州之旅·詩經村·毛公傳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