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湘西之旅·慈氏塔·慈氏與慈氏塔
慈氏塔在岳陽城南洞庭湖濱,北與岳陽樓兩相呼應,西與君山遙遙對峙。塔為七級,青磚砌成,高39米。塔身自下而上依次縮小,似嫩筍插天,寶劍倒立,亦如神鞭高聳,故有人附會云,此塔乃是按唐開國元勛尉遲恭所使的雌雄鞭模樣所建。
明隆慶《岳州府志》載:慈氏塔為“晉沙門妙吉祥造,宋制置使孟珙修,旁有珙像”。《圖經》則云,妙吉祥為唐人,開元年間來此,“謂父老:‘西方白龍之孽,今匿于此,久則為患,宜建塔鎮之。’后果數苦于水,土人思其言遂建塔”。民間關于建塔緣由又有另說。相傳很早以前,九嶷山上有九只金雞,自以為翅膀硬了,欲飛渡洞庭。沒想到洞庭太大,最小的一只飛至岳陽即跌落湖邊,翅膀折斷而變作石磯。每到天陰刮風之時,它就想借助風力再振翅上天。它每拍一次翅膀,湖上就掀起一陣風浪,攪得船毀人亡。人們遂建塔鎮之。另外八只也先后墜地,變成長江沿岸的三叉磯、道陵磯、劉公磯、臨湘磯、懷山磯、魚磯、陽羅磯和道人磯。
塔名的來由亦有兩說。一說“慈氏”指彌勒佛,彌勒梵文原意為“慈”。當年塔旁慈氏寺中所供即彌勒佛。一說“慈氏”乃當地一位寡婦,傾其家資捐助建塔。為建塔,其獨生女兒還以身殉塔。人們為紀念她們母女,遂將塔取名慈氏塔。慈氏還曾被塑成金身供于慈氏寺中。
塔曾屢毀屢建,今日所見乃南宋孟珙重修之塔。塔前碑石已早毀于戰火。塔檐長滿草木,燕雀繞塔呢喃,使其更顯古樸多姿。
上一篇:浩浩燕趙歌·邯鄲之旅·媧媓宮·感念女媧奶奶恩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贛東之旅·弋陽·戲曲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