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扎穩打: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征西將軍夏侯淵的兒子夏侯楙和太祖的女兒清河公主結了婚,曹丕年少時和他親近友好,等到繼了帝位,便任命他為安西將軍,都督關中,鎮守長安,讓他承接夏侯淵的地區。
諸葛亮將要攻打魏,和部下眾人商量這次軍事行動。丞相司馬魏延說:“聽說夏侯楙是魏帝的女婿,此人膽怯而沒有智謀。現請給我五千人的精銳部隊,帶著五千人口糧,直接從褒中出發,沿著秦嶺向東,到子午道后折向北方,用不了十天功夫,可以抵達長安。夏侯楙聽到我突然來到,一定棄城逃走。長安城中就只有御史、京兆太守了。橫門糧倉的存糧以及百姓逃散剩下的糧食,足以供給軍糧。等到魏在東方集結起軍隊,還要二十多天時間,而您從斜谷出來接應,也完全可以到達。這樣,就可以一舉而平定咸陽以西的地區了。”諸葛亮認為這是危而不妥的計策,不如完全地從平坦的路上出來,可以穩穩當當地取得隴右地區,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取勝而不會有失,所以不用魏延之計。
諸葛亮揚言從斜谷道攻取郿城,命令鎮東將軍趙云、揚武將軍鄧芝充當疑兵,據守箕谷;曹叡派遣曹真都督關右地區各軍駐扎在郿城。諸葛亮親自統率大軍進攻祁山,軍陣整齊,號令嚴明。起初,魏認為漢昭烈帝劉備已經去世,幾年來蜀已消聲,沒有什么動靜,因此放松了防備。而突然聽到諸葛亮出兵,朝廷和民眾都很懼怕。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都背叛魏而響應諸葛亮,關中如雷轟頂,受到震動,朝廷大臣不知有什么對策。曹叡說:“諸葛亮本來依據山險固守,現在親自前來,正合乎兵書所說招敵前來的策略,一定能夠打敗諸葛亮。”于是統領步兵和騎兵五萬大軍,命右將軍張郃監管軍務,向西抵御諸葛亮。曹叡到達長安。
起初,越巂太守馬謖因才氣和抱負超過常人,喜好議論軍事謀略,諸葛亮對他深為器重。漢昭烈帝劉備臨終之時對諸葛亮說:“馬謖言語浮夸,超過實際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對他多加考察。”諸葛亮還是不以為然,讓馬謖做參軍,時常接見,一起談論,從白天一直到黑夜。等到出兵祁山,諸葛亮不用舊將魏延、吳懿為先鋒,而是讓馬謖統率各軍在前,同張郃在街亭交戰。
馬謖違備諸葛亮的指揮調度,軍事行動混亂無章,放棄水源,上山駐扎,不在山下據守城邑。張郃斷絕馬謖取水的道路,發動進攻并大敗馬謖,蜀軍潰散。諸葛亮前進沒有據點,就取西縣的一千多人家回到漢中。把馬謖關進監獄,殺了他。諸葛亮親自吊喪,為他痛哭流涕,安撫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樣恩待他們。蔣琬對諸葛亮說:“古時候晉國同楚國交戰,楚國殺了領兵的得臣,晉文公自然很高興了。現在天下沒有平定,而殺了智謀之士,難道不惋惜嗎?”諸葛亮流著眼淚說:“孫武能夠制敵而取勝于天下的原因,是用法嚴明; 所以晉悼公的弟弟楊干犯了法,魏絳就殺了為他駕車的人。現在天下分裂,交戰剛剛開始,如果又廢除軍法,怎么能夠討伐敵人呢?”
馬謖沒有失敗時,裨將軍巴西人王平一再規勸馬謖,馬謖不采納;等到失敗,部眾四散,只有王平率領一千人擂響戰鼓,把守營地,張郃懷疑有伏兵,不敢往前逼近,于是王平緩緩地收攏各部散余的士兵,率領人馬返回。諸葛亮既殺了馬謖和將軍李盛,還奪了將軍黃襲等的兵權,王平的聲名地位就特別提高和顯示出來,又提拔他為參軍,統領五部兵馬和營屯之事,官位晉升到討寇將軍,封為亭侯。諸葛亮上書請求自己連降三級,漢主讓諸葛亮為右將軍,兼理丞相的職務。
這時趙云、鄧芝的部隊在箕谷戰敗,趙云收集部隊堅守,所以損失不大,但也因此被貶為鎮軍將軍。諸葛亮問鄧芝道:“街亭失利,大軍敗退,兵將不再可收拾,箕谷戰敗部隊撤退,兵將仍然整齊如初,是什么原因呢?”鄧芝說: “趙云親自在部隊后面拒敵,軍需物資,一點都沒有拋棄,兵將沒有什么緣由可以散亂。”趙云有軍資和剩余的絹帛,諸葛亮就用來分給將士,趙云說: “軍事上沒有勝利,為什么要賞賜,這些物資請全部存入赤岸庫,等到十月用作冬季犒勞品。”諸葛亮很贊同這個意見。
有人勸說諸葛亮再次發兵,諸葛亮說:“大軍在祁山、箕谷的時候,都多于敵軍,但沒有打敗敵人,反而被敵人打敗,問題不在于兵少,而在于將領。現在我打算減少兵將,顯明責罰,反思過失,將來另想變通的辦法。如果不能這樣,即使兵多也沒有什么用處! 從今以后,凡是一心為國家分憂效忠的人,只要多多批評我的過錯,那么大事就可以安定,敵人就可以打垮,大功就可以蹺足而待了。”于是,考察有功將士,連微小的功勞也不遺漏,對為國犧牲的壯烈,一一加以甄別,引過自責,把自己的過失在境內公開宣布,練兵講武,準備將來進取。將士精簡干練,民眾忘記既往的失敗了。
諸葛亮出兵祁山的時候,天水參軍姜維向諸葛亮歸降。諸葛亮很贊賞姜維的膽識,任用他做倉曹掾,掌管軍事。
曹真討伐安定等三個郡,都已平定。曹真認為諸葛亮以祁山之敗為戒,以后一定從陳倉出兵,于是讓將軍郝昭等駐守陳倉,修建城池。
魏延之計,雖奇而有險; 諸葛亮之策,雖平而無危。諸葛亮先發制人突然伐魏,聲東擊西,威震關中。
劉備知人善任,評論馬謖,洞察秋毫,認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諸葛亮用人失當,在與魏的決戰中,馬謖不聽勸告舍水上山,不下山據城,觸犯兵家大忌,終于使張郃找到可乘之機,絕其水道,大破蜀軍。
諸葛亮總結教訓,練兵講武,以為后圖。善于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者,就不至于覆滅敗亡。
上一篇:《移花接木,偷梁換柱》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突破精神防線:心力論》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