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廟·媽祖廟·福建泉州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又名天妃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泉州市區天后路,素有“溫陵圣廟”之稱。
天后宮始建于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以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欽賜媽祖廟額“順濟”為名,稱“順濟廟”。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和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元世祖兩次冊封媽祖為“天妃”,“順濟廟”隨之易名“天妃宮”。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八月十四日“,以將軍侯福建水師提督施瑯奏,特封天后”。自此,天妃宮改稱“天后宮”。清道光年間(公元1830年—1850年)加封媽祖為“天上圣母”。
天后宮坐北朝南,占地面積七千二百多平方米,整體結構包括山門、戲臺、東西闕、正殿、東西廊、寢殿、東西軒、四涼亭及齋館。原山門已倒塌,現存為1990年重建,寬23.23米,深3.93米,高9.42米,牌樓式造型。前有青石龍柱一對,大門兩側圍墻嵌有麒麟石、石雕花窗。山門兩側略前,原建有東西兩闕,祀千里眼、順風耳二神,現已無存。進門為新建戲臺,寬6.4米,深5.15米,高8米,面向正殿,木藻井結構。天后正殿為全宮主體建筑,寬24.6米,深25.6米,占地635.5平方米,磚木結構,抬梁式木結構,圓形花崗巖石柱承托。屋頂作九脊重檐四坡歇山式,檐廊作卷棚式,四角柱頭為圓浮雕仰蓮珠斗,方形斗拱接連四挑。具有獨特風格。殿內正龕祀天后神像,龕后有清代繪制的大型湄洲島壁畫一幅。正殿前廊有一對雕龍石柱,細致精巧。四周臺座高出地面1米,須彌座雕“鯉魚化龍”、“八駿云火”、“鶴舞云火”等圖案。正中檐柱保存一對宋元印度教寺十六角形青石雕花石柱。正殿前為露庭,庭東西兩側建有廊廡(祀天后輔神二十四司,西廊已廢,東廊尚存)。正殿后隔一露庭為寢殿,寬七間,進深三間,系明代木構建筑。屋蓋為兩面三刀坡面懸山頂,木質梁,粗獷古樸。寢殿后為梳妝樓,七開間35.1米,五進深19.8米,高8米許。
天后宮歷代均有修復。目前,除較完整地保存有雄偉的大殿、后殿等古代建筑外,近年來,在政府及海內外信眾的熱心資助下,已經陸續修復了山門、戲臺、鐘鼓樓、東西長廊等建筑。并將繼續復建梳妝樓。宮內的“閩臺關系史博物館”,收藏陳列有大量的珍貴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
上一篇:神靈廟·上帝廟·福建泉州上帝廟
下一篇:名人廟·孔廟·福建泉州孔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