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靈廟·龍母廟·廣東肇慶龍母祖廟
此廟位于德慶縣悅城鎮五龍山下,悅城河與西江交匯處,秦漢期間興建。因歷代相傳悅城龍母樂善好施,能消災解難,一千多年來香火不斷。尤其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一到初八的龍母誕辰,來朝拜的更是人山人海。
龍母曾得到歷代皇帝的冊封,現在廟中還完整地保存著明代開國皇帝的洪武詔書碑。龍母祖廟重修了13次。在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曾集中兩廣的能工巧匠,耗費巨資,花了七年的時間重建了這座龍母祖廟。1985年,社會公眾和港澳同胞集資三百多萬元,又進行了全面的整修。龍母祖廟是一座磚木石結構的建筑群,也是一座凝聚了歷代建筑和造型藝術的殿堂。整個建筑群與周圍的山水和諧相契,渾然一體。
龍母祖廟建筑群具有良好的防洪、防火、防蟲、防雷性能,雖經百年風雨雷電,至今瓦不漏,墻不裂,柱不彎,地不陷,令專家驚嘆不已。稱為南方低水地區古建筑的典范。特別是它完整的地下排洪渠道設計非常巧妙,溢流通暢快捷。每逢洪水漫浸,廟宇內外清潔如故,絕無淤泥。廟內梁、柱、桁、檐,幾乎全是木雕、磚雕、石雕、灰雕、陶雕,精妙絕倫的藝術品令人嘆為觀止。
龍母廟建有石級碼頭、石牌坊、山門、香亭、正殿、兩廄、妝樓、行宮、龍母墳。龍母廟最為值得稱贊的乃是其精湛的建筑藝術。其建筑系按低水區特點設計。柱基特高,墻四周砌以水磨青磚,蓋以琉璃瓦,殿內外地面,全以花崗巖石板鋪設。
龍母廟與廣州陳家祠、佛山祖廟合稱為嶺南建筑三瑰寶。
據傳龍母姓溫,秦朝人,自少能預知禍福,且樂善好助,人稱神女。傳說一天,溫氏在西江邊濯洗時偶拾到一卵,孵出五只小動物,能為溫氏捕魚。長大后五物竟變成頭角崢嶸、遍體鱗甲的真龍。溫氏讓他們施云播雨,保境安民。人們便稱溫氏為龍母。后來龍母仙逝,五龍悲痛欲絕,化作五秀才,將龍母葬于珠山下。后人感于五龍的孝心,就此建廟,名曰“孝通廟”,也就是龍母廟。
上一篇:祖宗廟·盤古廟·廣東清遠盤王古廟
下一篇:祖宗廟·冼夫人廟·廣東高州冼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