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岑參
天山有雪常不開①,千峰萬嶺雪崔嵬②。
北風夜卷赤亭口③,一夜天山雪最厚。
能兼漢月照銀山, 復遂胡風過鐵關④。
交河城邊飛鳥絕⑤,輪臺路上馬蹄滑⑥。
晻靄寒風萬里凝⑦,闌干陰崖千丈冰⑧。
將軍狐裘臥不暖, 都護寶刀凍欲斷⑨。
正是天山下雪時, 送君走馬歸京師。
雪中何以贈君別, 惟有青青松樹枝。
【題解】
天山是亞洲中部的大山系,橫貫中國新疆中部,西端伸入中亞細亞,全長2500公里,為塔里木、準噶爾兩盆地的分界。系由數列東西向的褶皺斷塊山組成,著名高峰有汗騰格里峰、博格達峰等,多冰川,為河流主要水源。此詩是作者天寶十四載(755)在北庭都護使封常清幕中所作。前數句寫天山雪景,氣象開闊,給人一種雄渾壯麗的感覺。蕭治,生平未詳,《唐詩紀事》作“蕭沼”。
【作者】
岑參,唐代詩人,生平見前遼寧《營州歌》詩。
【注釋】
①常不開:謂天山之雪終年不化。②崔嵬:山勢高峻貌。③赤亭:《新唐書·地理志》,伊州(今新疆哈密)納職縣(今哈密西南) 580里至赤亭,為伊州與西州(吐魯番)合路處。據《元和郡縣志》,納職縣距西州610里,則赤亭距吐魯番40里左右。④“能兼”兩句說,天山上的雪光能和月光一道照到銀山磧,雪花隨著邊地之風吹卷到鐵門關以外。銀山,即銀山磧,在今吐魯番西南的庫米什附近。 《新唐書·地理志》:由西州交河郡西南行, “百二十里至天山西南,入谷,經礌石磧二百二十里至銀山磧。”鐵關,鐵門關。在庫爾勒市北、鐵關谷(亦稱遮留谷、哈滿溝)之南端。峽谷陡峭,孔雀河流貫其間,是古代由吐魯番盆地進入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孔道。晉代在此設關,因其險固,稱鐵門關,峽谷也因之稱鐵關谷,今峽谷中已鋪設鐵路。⑤交河:交河郡。唐天寶元年(742)改西州為交河郡,城在今吐魯番城西約10公里的雅爾湖鄉,因位于兩條古河床交叉懷抱之處而得名。⑥輪臺:唐貞觀十四年(640)置縣,隸北庭都護府,故址在今烏魯木齊東北之米泉縣。⑦晻靄:昏暗貌。⑧闌干:縱橫。⑨都護:官名,都護使的簡稱。唐代在西北邊疆設都護府,其最高長官稱“都護使”。
上一篇:(清)宋伯魯《賽里木淖爾》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賽里木湖詩詞
下一篇:(元)丘處機《陰山途中》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