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善長《游水磨溝》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磨溝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史善長
塞上山多卻少水, 聽說水字心先嘉。
車馬聯翩五六人, 路徑逶迤三十里。
青山露面遠相迎, 不曾見水已聞聲。
尋源乃出山之罅①, 銀蟒千條自空下。
自空飛下不肯留, 放溜直欲奔東流。
被溝束住留不及, 怒憾青天白玉樓②。
誰觸機心將磨置③, 雪花玉屑時盈器④。
從此無煩夜碓勤⑤, 橐囊月足給千軍⑥。
添修臺館供游宴, 六六闌干亭八面。
我來七月未飄霜, 只覺綿衣透體涼。
酒醴本來攜野榼⑦, 雁鳧只要取家塘⑧。
興酣喜傍板橋立, 悔未戴來青箬笠⑨。
顧影同憐拱揖頻, 拭巾自覺須眉濕。
勝地流連日易斜, 雨驟風馳夜到家。
客散閉門無語坐, 耳邊猶聽響花花。
【題解】
水磨溝在烏魯木齊東北5公里處。此處碧樹濃陰,百泉噴涌,古木參天,是烏魯木齊著名風景區。清代新疆巡撫潘效蘇稱此地噴泉為慕圣泉,并撰文刻石立碑。光緒十四年(1888),被慈禧太后流放到新疆的戴瀾曾建蕭曹亭,之后軍方在此建造水磨,加工軍需產品,風景遭到破壞。經過修整,現又成為清幽秀麗的游覽勝地。此詩描寫了水磨溝的綺麗風光,使人如入畫中,也使人了解到烏魯木齊自然狀況的變化。詩原題是《彭桐莊員外顧渚搽中翰那晉堂毓子敏諸公子游水磨溝》。
【作者】
史善長,字春林,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道光間曾任江西余干知縣,后革職流放新疆三年。有《味根山房詩鈔》。
【注釋】
①罅:裂縫。水磨溝一帶石山在地質上為一斷裂層帶,地下水常從石山裂縫中涌出。②白玉樓:比喻白云。全句描寫水勢急劇。好像震撼了天上的云彩。③機心:巧思之心。④雪花玉屑:比喻激流濺起的水珠飛沫。器:指水磨下的進水槽和水輪等。⑤碓:俗稱碓窩,石制的舂米工具。⑥此句說每月產出袋袋糧食足可供應成千的軍隊。橐囊:指糧食口袋。⑦醴:甜酒。野榼:野游時便于攜帶的盛酒器。⑧此句說獵取大雁和野鴨非常方便,如同自家塘中放養的一樣。雁鳧,大雁和野鴨。⑨箬笠:斗笠,竹編的遮雨帽。
上一篇:(元)耶律楚材《陰山》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詩詞
下一篇:(明)陳誠《土爾番城》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