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陳誠《哈密火州城》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昌故城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陳誠
高昌舊治月氏西①,城郭蕭條市肆稀②。
遺跡尚存唐制度, 居人爭睹漢官儀。
梵宮零落留金像③,神道荒涼臥石碑④。
征馬不知風土異, 隔花猶自向人嘶。
【題解】
哈密火州城即漢魏以來的高昌故城,維吾爾語稱亦都護城。在吐魯番城東約40余公里的阿斯塔那(漢名三堡)村東、哈拉和卓(漢名二堡)村南。漢稱高昌壁、高昌壘,兩漢魏晉的戊己校尉屯駐于此。此后曾歷為前涼高昌郡郡治、麹氏高昌王國國都、唐西州州治和回鶻高昌王都,至明初始廢,前后經歷約1500余年。其建筑和基本規模形成年代約在前涼至高昌麹氏王朝時代。城垣大部分殘存,為夯土筑,布局略似唐代之長安。城內建筑遺址星羅棋布。此詩為作者明初出使哈烈經火州城時所作。高昌古城的荒涼景象,引起了無限感慨,而尚存的唐制,爭睹的居民,似乎又有一種親切之感。
【作者】
陳誠,明人,生平見前《吐爾番城》詩。
【注釋】
①月氏(zhi):亦作“月支”,西域古族名,曾建月氏國。其祖先游牧于敦煌、祁連間,西漢文帝時遭匈奴攻擊,西遷塞種故地(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迤西一帶),稱大月支,少數沒有西遷的入南山(今祁連山)與羌人雜居,稱小月支。②肆:商店,鋪子。③梵宮:寺廟。金像:神像。④神道:墓道,謂神行之道。李賢注《后漢書·中山簡王焉傳》:“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謂之神道。”
上一篇:《上天山·(清)張葆齋》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清)宋伯魯《抵哈密》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