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登州海市》詠[山東]·蓬萊海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宋)蘇軾
東方云??諒涂?, 群仙出沒空明中①。
蕩搖浮世生萬象, 豈有貝闕藏珠宮②?
心知所見皆幻影, 敢以耳目煩神工③。
歲寒水冷天地閉④, 為我起蟄鞭魚龍⑤。
重樓翠阜出霜曉, 異事驚倒百歲翁⑥。
人間所得容力取, 世外無物誰為雄?
率然有請不我拒⑦, 信我人厄非天窮。
潮陽太守南遷歸⑧, 喜見石廩堆祝融⑨。
自言正直動山鬼⑩, 豈知造物哀龍鐘(11)。
伸眉一笑豈易得(12), 神之報汝亦已豐。
斜陽萬里孤鳥沒, 但見碧海磨青銅(13)。
新詩綺語亦安用(14), 相與變滅隨東風。
【題解】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載:“登州海中,時有云氣如宮室、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海市,即海市蜃樓,是大氣中由于光線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蓬萊海市多出現于春夏之交,以場面壯闊、形象眾多逼真而著稱。又因蘇軾的這首《登州海市》詩而名播天下。此詩是蘇軾元豐八年(1085)十月任登州太守時作,刻石于蓬萊。詩前原有敘曰:“予聞登州海市舊矣。父老云,常見于春夏,今歲晚,不復出也。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見為恨,禱于海神廣德王之廟,明日見焉,乃作是詩?!钡侵菟螘r屬京東路,領蓬萊、文登、黃、牟平四縣,州治蓬萊。元豐八年,蘇軾知登州,十月十五日到任,二十日奉詔為禮部郎中,十一月初離登州赴京,故云“到官五日而去”。此詩寫海市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過程,中間插入韓愈游衡山的故事,也饒有趣味。
【作者】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生平見前江蘇《送鄭戶曹》詩。
【注釋】
①空明:指空曠澄靜的天空。②貝闕:以貝殼為宮室的門樓。珠宮:以珍珠為宮室。貝闕、珠宮,想象中的水神居所。屈原《九歌·河伯》: “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雹鄞司渲^不敢為娛悅耳目而煩勞神力。④閉:古時稱立秋、立冬為“閉”。此指立冬,天地進入閉藏時節。⑤蟄:動物冬季眠伏。魚龍:此泛指水族。⑥異事:海市常見于春夏,冬十月見之,故曰“異事”。驚倒:登州的百歲老人也未見過這樣的異事,因而“驚倒”。⑦不我拒:不拒絕我。⑧潮陽太守:即韓愈。唐憲宗時,韓愈由刑部侍郎被貶為潮州刺史。⑨此句寫韓愈北歸途中游衡山所見。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有句云: “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弊仙w、天柱、石廩、祝融,均為山峰名。衡山有七十二峰,終年常在云霧之中,很難見到。韓愈見之故曰“喜”。作者此喻見海市之喜。⑩此句化用韓愈“豈非正直能感通”詩句。山鬼,山神。造物:指大自然。伸眉:揚眉。“斜陽”兩句寫海市消失,幻景不見。夕陽斜照、孤鳥飛盡,碧海萬里如磨得很光的青銅鏡一樣。綺語:美妙的語句。亦安用:又有何用。
上一篇:(宋)趙抃《登蓬萊閣》詠山東蓬萊閣詩詞
下一篇:(清)施閏章《觀海市》詠山東蓬萊海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