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陸友仁《題宋江三十六人畫贊》詠[山東]·梁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元)陸友仁
憶昔熙寧全盛日①,百年未曾識干戈②。
江南丞相變法度③,不恤人言新進多④。
蔡家京卞出門下, 首亂中原傾大廈⑤。
睦州盜起隳連城⑥,誰挽長江洗兵馬⑦。
京東宋江三十六, 白日橫行大河北⑧。
官軍追捕不敢前, 懸賞招之使擒賊⑨。
后來報國收戰功, 捷書夜奏甘泉宮⑩。
楚龔如古在畫贊(11),不敢區區逢圣公(12)。
一我嘗舟過梁山濼(13),春水方生何渺漠。
或云此是石碣村(14),至今聞之猶猇魄(15)。
【題解】歷代多有饑民聚眾于梁山,北宋末至南宋流傳“巨盜”宋江故事,或謂其活動于梁山,后形成各種“水滸”故事。至元明《水滸傳》行世,更馳名遐邇。南宋畫家李嵩等曾為宋江等三十六人作畫,流傳民間。后善詩畫的龔開曾作《宋江三十六人贊并序》。作者亦為宋江等三十六人畫像題寫了這首詩。此詩追述了北宋的政治形勢和有關宋江的傳聞,并回憶了自己所見梁山泊的情況。
【作者】
陸友仁,元代詩人。名友,以字行,號硯北生,平江(治在今江蘇吳縣)人。出身商人家庭,刻苦讀書,學問廣博,精于古器物鑒定,元文帝時北游京師,虞集、柯九思都曾向朝廷舉薦,至順二年(1332)回歸鄉里,題所居為“志雅齋”,一心著述。著有《墨史》、《硯北雜志》等,詩文集未見傳世。
【注釋】
①熙寧:北宋神宗年號。②北宋從宋太祖趙匡胤登基(960年)至神宗熙寧年間100余年,政治比較安定,沒有發生過大的動亂。未曾識干戈:謂沒有戰爭。③江南丞相:指王安石。王安石曾發起“熙寧變法”。④此句謂王安石不聽好言勸告,一意孤行,使一些小人(即下文的蔡京、蔡卞)得以幸進。⑤“蔡家”兩句謂王安石的門下蔡京兄弟當權引起天下之亂,傾覆宋室江山。蔡家京卞:指蔡京、蔡卞。蔡京,熙寧進士,徽宗時任太師,以恢復王安石新法為名,排除異己,被稱為當時的“六賊”之首。蔡卞,蔡京弟,熙寧進士,王安石婿,曾知樞密院。⑥睦州盜起:指方臘造反。睦州,屬浙江,當時方臘據其地反。隳(hui):毀壞。⑦洗兵馬: “洗兵牧馬”的省語。洗擦兵器,喂養戰馬。指準備戰爭。⑧“京東”兩句:宋王偁《東都事略》: “宋江寇京東,(侯)蒙上書陳制賊計曰:‘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東京,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材必過人。不若赦過招降,使討方臘以自贖,或足以平東南之亂。’”⑨此句謂朝廷懸賞招安宋江使討方臘。見上引《東都事略》。⑩“后來”兩句謂宋江征討方臘成功捷報朝廷。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引《中興姓氏奸邪錄》、《林泉野記》等,謂宋江隨劉光世等剿方臘,“擒其偽將相,送闕下。”甘泉宮:漢代宮殿,此代指宋廷。(11)楚龔:指龔開、龔璛,時人稱之“楚兩龔”。(12)逢:此作迎合、茍同講。圣公;此指方臘。(13)梁山濼:即梁山泊。(14)石碣村:傳說梁山下有石碣村,宋元話本及戲曲經常道及。(15)猇(xiao):猛虎吼嘯。
上一篇:(宋)蘇轍《梁山泊見荷花憶吳興五絕錄三》詠山東梁山詩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