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青冢》詠[內蒙古自治區]·昭君冢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白居易
上有饑鷹號①,下有枯蓬走②。
茫茫邊雪里, 一掬沙培塿③。
傳是昭君墓, 埋閉蛾眉久④。
凝脂化為泥⑤,鉛黛復何有⑥。
惟有陰怨氣, 時生墳左右。
郁郁如苦霧, 不隨骨銷朽⑦。
婦人無他才, 榮枯系妍否⑧。
何乃明妃命, 獨懸畫工手⑨。
丹青一詿誤⑩,白黑相紛糾(11)。
遂使君眼中, 西施作嫫母(12)。
同儕傾寵幸(13),異類為配偶(14)。
禍福安可知, 美顏不如丑。
何言一時事, 可戒千年后。
特報后來姝(15),不須倚眉首(16)。
無辭插荊釵(17),嫁作貧家婦。
不見青冢上, 行人為澆酒。
昭君冢在呼和浩特市大黑河南岸的沖積平原上。墓表為人工夯筑的上堆,高33米。遠遠望去,黛黑冥蒙,故稱為青冢。相傳為漢王昭君墓。王昭君,名嬙,西漢元帝時入宮為待詔,竟寧元年(35)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親,遂遠嫁匈奴,后立為寧胡閼氏。此詩由昭君墓生發,揭示王昭君等古代婦女由人擺布的命運。
【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詩人。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人,后居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貞元十六年(800)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歷翰林學士、左拾遺、太子左贊善大夫,因“越職言事”,貶江州司馬,轉忠州刺史、尚書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中書舍人,后任杭州、蘇州刺史,又歷河南尹、太子少傅,官至刑部尚書。以詩著名,早年與元稹并稱“元白”,晚年與劉禹錫并稱“劉白”,在當時和后世都有很大影響,有《白居易集》。
【注釋】
①號(hao):叫。②枯蓬:干枯的蓬草。蓬,菊科植物,花呈球狀,隨風旋轉,故又名“轉蓬”。③一掬(ju):一捧。培塿:土堆。④蛾眉:蠶蛾觸須,用以喻女子的眉毛細彎嬌好,此處代指美女。⑤凝脂:女子潔白柔嫩的肌膚。與“蛾眉”皆本于《詩經·衛風·碩人》: “膚如凝脂……螓首蛾眉……”⑥鉛黛:鉛,鉛粉,敷面用;黛,青黑色顏料,畫眉用。兩者皆古代女子化妝用品。⑦銷朽:毀滅腐爛。⑧“婦人”兩句,是說婦女沒有別的才能,她們命運的好壞,關鍵在于長得美不美。妍(yan):美麗。⑨“何乃”兩句,說王昭君的命運掌握在當時畫宮女圖的工匠手中。相傳王昭君因被畫師毛延壽畫丑而未能得寵。見《西京雜記》。懸:操,掌握。明妃:王昭君。晉人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后人又稱之為明妃。⑩詿(gua)誤:被牽掛而得罪。此處是耽誤的意思。紛糾:混亂不清。此句意思是說由于畫工錯畫,使美丑不分。西施:春秋時越國美女,越王勾踐以之獻給吳國,后作美女代稱。嫫(mo)母:古代傳說中的丑婦,后作為丑女代稱。同儕(chai):同輩。傾寵幸:得到了寵愛。異類:古代對不同民族的蔑稱,此指匈奴。姝(shu):美女。倚眉首:依仗容貌。荊釵:以荊條做成的發髻首飾。這里形容婦女樸素的裝束。
上一篇:(唐)柳中庸《征人怨》詠內蒙古自治區大黑河詩詞
下一篇:(宋)王安石《明妃曲二首》詠內蒙古自治區昭君冢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