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山歌
桂林有山名伏波,蒼崖翠壁高嵯峨(2)。
山根陰峒透水府(3),神奸物怪交撝訶(4)。
我來登山復尋峒,直涉風浪攀藤蘿。
無誰可問得名始,賴有殘碣堪摩挲(5)。
爲言新息昔事漢(6),老矣矍鑠猶操戈(7)。
提師振旅蹴蠻國(8),下潦上霧寧憂那(9)。
仍聞薏苡能御瘴(10),採之返載數駱駞(11)。
一朝明珠肆讒口(12),倒囊投棄茲山阿。
有云昔人捕魚者,龍宮竊入張網羅。
適遭老髯耽晝寢(13),攫取明珠懷青蓑(14)。
自知至寶世希有,惟守可遺那歸他(15)。
守稱賢侯不敢受,亟命返璧毋蹉跎(16)。
洞名還珠此二説,無乃好事相傳訛(17)。
柳州使君老好古,扁舟況此曾經過。
重來邂逅請停楫,君看此事當如何?
使君無言若有得,仰面長嘆春風和。
肯將往事擾胸臆,爲我呼酒傾金荷(18)。
明朝酒醒湘水上,引帆南去飛如梭。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1)伏波山:在廣西桂林灕江邊。
(2)(cuóé措):山高峻貌。
(3)水府:神話傳說中水神或龍王所住的地方。
(4)撝訶(hui hé揮呵):大聲呵斥責罵。
(5)碣(jié竭):圓頂的石碑。 摩挲:猶摸索、探索。
(6)新息:即漢代馬援。漢建武十七年任伏波將軍,封新息侯。
(7)“老矣”句:五溪蠻反時,馬援年已六十二,自請將兵討之,帝愍其老,未許,援披甲上馬,據鞍顧盼,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乃使帥師出征。 矍鑠(juéshuò決朔):形容老人精神旺盛。
(8)蹴(cù促):踏。 蠻國:舊時指南方少數民族地區。
(9)下潦上霧:即涉水爬山。 寧憂那:難道還怕什么!
(10)薏苡;草實名。實橢圓,仁色白,可作食用和藥用。 瘴:瘴氣,熱帶山林中的濕熟空氣。
(11)駱駞:同“駱駝”。
(12)“一朝”句:有人誣告馬援帶回的薏苡是明珠,使馬援蒙受不白之冤。
(13)老髯(rán然):長鬚老人,此指龍王。 耽:沉溺于。
(14)攫(jué決):用手抓取。 蓑:蓑衣,用草或棕毛製成的兩衣。
(15)“惟守”句:謂只能獻給太守,怎能歸自己所有。 守:太守。
(16)返璧:交還得來的東西。 毋蹉跎:不要誤時。
(17)相傳訛:以訛傳訛,互相傳說錯誤的事情。
(18)金荷:指酒杯。
張湖山
張湖山,元代人,生平不詳。
朝代:元代
上一篇:鄒浩《仙宮嶺》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魏濬《余初行部自梧之邕,道橫永間,墟集皆無草舍。值雨,就雨中貿易,蓋所創見。因作詩》即事感懷詩詞賞析